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合理用药--20140523VIP免费

合理用药--20140523_第1页
1/30
合理用药--20140523_第2页
2/30
合理用药--20140523_第3页
3/30
合理用药应考虑的因素安全有效过去一提到合理用药,其结果合理用药的合理用药的概述合理用药是医院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过去一提到合理用药,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安全,二是有效。在长期的合法的用药过程中,医务工作者一直在追求最佳、最理想的用药境界,哪什么样的用药境界才是最佳、最理想的用药境界呢?有没有具体的标准来界定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合理用药进行介绍。国际上对合理用药的界定•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研讨会曾提出,“合理用药”要求: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剂量、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量合格,安全无害。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药学届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这个概念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更科学完整的定义: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这就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应考虑的因素经济性经济性适当性适当性安全性安全性有效性有效性但现在的要求则是概述--使用药物的前提条件和目的用药首先必须合法,人类的合法用药主要为达到广定的医学目的,包括:①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②调节机体生理机能。③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④有计划地繁衍后代。药物还在非医学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些国家甚至用药物作为执行死刑的合法工具。•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合理用药的含义是综合的,目前主要包括4个方面: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离开这4个要素,用药的合理性便没有实质内容,因此,把安全、有效、经济与合理并列起来是不合适的。合理用药的每一方面都包含深刻的内容,从理论上讲,合理用药必须兼顾这4个方面,光考虑其中一两个因素的用药,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合理用药。适当的治疗目标合理用药应考虑的因素用药过程适当的途径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药物适当的疗程适当的病人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不合理用药是相对于合理用药而言的,现实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带来不适,严重者甚至酿成药疗事故,造成社会性的药物灾害,给当事人乃至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使用无明确疗效的药物也就说药物的疗效根本就还不明确(比如过去一些保健品也允许在医院经营,并与药品混淆,说明书中的作用用途一大堆,百病皆治,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疗效,也就是说根本就不能治病)。不合理用药的表现•有病症未得到治疗:•病人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但没有得到治疗,包括得不到药物和因误诊而未给予需要的药物。不合理用药的表现•选用药物不当:•指病人存在用药病症,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对特殊病人有用药禁忌或者合并用药配伍失当等。临床上,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最为严重。往往是有了症状,既不管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也不管病原菌的种类,一律统统首选强效、广谱抗生素,而忽视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即首选药物一定考虑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用药量不足:•包括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多发生在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用药,或以为病情减轻过早停药的情况下。•如阿莫西林胶囊,成人3次/d,一次0.25g,药物浓度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起不到治疗的效果。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用药过量或过分:•给病人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者时间过长;给轻症患者用重药,联合用药过多等•医生在使用药物时不知道其药物剂量,或者是在用药时未对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具体化(儿童、老人、肝肾功能不全、孕妇),老年人一般用药在成人的2/3~3/4为宜,儿童则应根据体质量、体面面积使用,如:甲钴胺片3次/d,一次20mg,而甲钴胺每片0.5mg,以此来服用,一次则要使用40片,完全超出剂量,这正是医生对药物剂量、规格的不熟悉的结果。。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发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不是根据治疗需要和药物特性设计合理给药方案,无必要或不适当地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致使发生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速效杀菌药物与速效抑菌药联用,如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β-内酰胺抗生素属繁殖期杀菌药,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合理用药--2014052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