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困境的根源及应对医患关系的困境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双方配合或患者在医生的协助下缓解、祛除病痛,促进健康;二者之间的关系天然地存在着伦理道德属性和人文气息;因此,医患关系应当有感激、理解、和谐等要素。然而,在近些年的医疗活动中,却出现了大量与之相悖的现象,原本共同防治病痛的天然同盟却屡起冲突,医患关系走入困境。(一)医患关系走入困境的表现1.医患冲突大量出现且不断升级近年来,各种医患冲突屡见报道,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医疗投诉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发生在医患之间的恶性事件更成上升趋势。2011年9月,仅在几天时间内,北京同仁医院连续两次发生医护人员被患者动粗的暴行。医患关系的困境2.“医闹”出现且不断增加,“示范效应”极端恶劣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一个新的职业——“医闹”产生了。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医闹”借机制造事端,故意扩大矛盾,采取非法手段冲击、威胁医疗机构,最后使患者获得高额赔偿,而“医闹”则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这些违法行为加剧了本已十分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但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和医务人员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就医。医患关系的困境(一)医患关系走入困境的表现1.政府补偿不足,医院公益性淡化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推进,原本由政府资本支持的医疗卫生事业被推向了市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在自身生存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医院采取开大处方,作不必要检查等办法获得经济效益。老百姓在看病时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对医院、医务人员不会产生感激心理,如果对治疗过程和结果稍有不满,就为医患冲突埋下了隐患。(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患关系的困境2.医务人员总数不足且分布不合理我国现阶段人均医生数量是世界的一半,与庞大的人口数量不相符,而且分布的不合理使医患关系显得更加紧张。医疗需求是一个刚性需求,人民不会因没有医生和优质的技术就不生病,当大量的患者涌向大城市、大医院时,一方面加剧了医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导致大量的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巨大,很有可能造成医疗差错,从而引起医患纠纷。医患关系的困境(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3.医患双方利益不一致,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利益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人和组织的必然选择。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是患者的身体健康,然而,医方要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利益,患者则想花最少的钱得到自身健康的最佳状态。原本都是奔着同一个目的的医患双方便展开了一场博弈。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医院和医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如果不满意,就会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医患关系的困境(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患关系的困境(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4.医疗相关机构和医务人员伦理失范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不成熟,一些不法经营者便有了可乘之机。药品定价者、部分医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与药品商在某些层面产生了共同的利益需求。医生为了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药品和高值耗材,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从而也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医患关系的困境(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5.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国,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各种培养方式都有,培养出来的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校改革,医学院校也进行了扩招,有限的教学条件要面对数量突然增加的学生,很难保证培养的每一个医学生都能够胜任诊疗工作。并且,随着研究生录取比例的扩大,医学硕士及博士毕业生的医疗水平会不会降低也颇令人担忧。医学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医患关系的困境(三)解决医患关系困境的对策1.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公平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促进公民健康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卫生事业是一项维护公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应沦为获取利润的经营活动,政府应该也必须承担起维护公民健康这一责任,最根本的做法是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保证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平衡,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促进卫生公平正义的根本措施,更是紧张的医患关系能否缓解的重要因素。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