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大寨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心得许斌武关于学习构建“量化有效型”考评体系学习心得---许斌武通过学习“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了解了党建工作中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力量。作为生产性的企业如何把这种独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创造,是我们生产性企业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公司结合学习实践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遵循工作也是生产力,也有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构建“量化有效型”工作考评体系,推进生产管理工作和实际结合要求,在提升部门管理工作方面将会起到很大作用。以下是此次学习“量化有效型”工作体系统的部分总结:在构建“量化有效型”工作考评工作中,生产部遵循公司总体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逐步加深了对工作的量化和职责的明确,充分发挥了基础管理作用。如何把生产性企业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我们目前发展需要的优势是我们生产管理工作者内在职责,要想管理好一个部门首先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思想先行,作为部门管理者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加强量化考核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在公司现在的发展阶段加强“可量化、有效性”工作执行方式意义重大,首先,加强考核有利于部门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这方面在我们综合管理部主体管理思想方面值得生产部或其它部门学习。只有通过加强生产量化考核,才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生产各项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保证预期的目标完成率;其次,当前生产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员工年轻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挑战,这要求生产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多变的发展需要,必须在落实责任、改进方法、提高效果上有新的突破。而通过量化考核工作机制,有利于探索新环境新形势下生产工作第1页共3页责任制的规律和方法,为加强、改进和创新各项工作提供依据;再次,通过不断完善量化考核机制,有利于层层了解情况,层层落实责任,有利于调动各环节组长、工程师、班长齐抓共管,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巩固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第二点。把“可量化、能考核、求实效、重改进”作为建立生产考评体系的根本原则,提升考核评价的水平。在生产一线考核工作中需要既关注考核指标的可量化、能考核,又关注考评体系的实效性和持续改进。可量化,就是考评指标的选取能细化的细化,能量化的量化,能数字化的数字化,减少定性描述,做到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第一手资料说话,坚决避免“假、虚、空”;能考核,就是按照绩效管理体系的要求,做到求真务实。重改进,就是根据生产绩效考核结果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运行状况找出管理体系或绩效考订制度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再制订措施,加以整改,实现持续改进。这方面生部的管理工作还需要持续的细化和量化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重改进方面需要多下功夫。第三点。把“人”作用于工作中心的因素作为重点考核要素,突出“操作人员”在生产工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在生产绩效考评体系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指导思想上,突出“操作人员”的作用,在调动员工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功夫;在考核细则的设置上,注重考核“操作人员”的因素在工作中的作用;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操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的效果作为重要评分依据,韩国管理团队也在每次的培训课程里多次提到“操作人员”是公司所有质量好坏的关键点,所有操作员的行为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第四点,在考核方式的设定上,注意实施过程管理,形成生产管理工作常态机制。首先、要健全考核班组以上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班长以上人员都不同程序负有管理角色,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只有把班长以上的人员绩效管理好,应用好,形成不断自查完善量化考核管理机制。第二要严格执行考核程序。对于有些无法进行日常考核的指标,在月底或季度性等的集中考核,通过资料或民主评议等第2页共3页程序,给出相应分值,并与日常考核的结果相接合,公布考核结果,同时接收全员工共同监督,这样既可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又可促进生产管理工作的扎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