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三科王萧逸背景知识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静脉炎的定义化疗性静脉炎高浓度、低PH值药物血管壁发炎局部红肿热痛静脉条索状、硬结改变多次、反复、大剂量化疗机体因素温度因素微粒因素技术因素液体性质静脉炎的病因患病时机体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下降,特别是皮肤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静脉输液温度过高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血细胞变性,温度过低引起血管痉挛,诱发静脉炎。溶液中较多微粒可直接造成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供氧不足,进而产生水肿和炎症。配置液体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技术差;选择留置针不恰当。液体ph值不当渗透压过高或某些微粒因子等刺激局部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发生炎症反应。皮肤组织早期发红,伴或不伴有水疱肿胀疼痛逐渐变为苍白、褐色或黑色组织变性到坏死,形成全层伤口化疗性静脉炎的表现静脉炎的分级■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报告分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1级2级3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分级0级无疼痛Ⅰ级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Ⅱ级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Ⅲ级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小于1cmⅣ级中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大于1cm,影响肢体功能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细菌性静脉炎发生静脉损伤时妥善处理改进拔针后的按压方法化疗过程的责任制监护化疗后冲洗血管输液前用温水热敷输液部位根据药物性质选择输液器具根据药物性质交替选择血管输入化疗药物时选用健侧上肢较粗、较直的静脉;化疗间歇期输入普通药物时选用双下肢血管。◇如我科行1、8方案者,在第1、第8天输入化疗药物时选用健侧上肢静脉血管输液,第2-7天输入营养支持药物时选择双下肢静脉一、交替使用上下肢血管二、选择合适输液器具输入化疗药物时,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留置针;输入普通药物时,选用普通输液器及其头皮针。三、输液前热敷输液部位输液前用温水热敷输液部位,使局部血管充盈易于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四、化疗后冲洗血管每次输入化疗药物后用10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血管,避免化疗药物在血管壁存留。五、化疗过程的责任制监护输液时由一名责任护士监护,10~15分钟巡视一次患者,输液异常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每位患者的每次化疗均由同一名责任护士负责,做到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全程的整体护理。六、改进拔针后的按压方法将传统的只按压针眼处的拔针方法,改进为针头进入皮肤处、针头进入血管处两处同时按压。按压时间至少3分钟,以减少拔针后的皮下淤血。七、发生静脉损伤时妥善处理采用“先冷后热”的处理原则,即24小时内用冰块局部冷敷;24小时后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喜疗妥外敷;输液外渗时,若皮丘直径大于1cm行局部封闭(封闭药液为生理盐水2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5ml)。化疗性静脉炎的处理化疗性静脉炎的处理炎冰敷硫酸镁湿热敷喜疗妥软膏涂抹芦荟外敷安尔碘涂抹一、冰敷方法:静脉炎发生24~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袋,冰敷穿刺点处,忌持续冰敷,防止冻伤。利用温度降低,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血管收缩,药物吸收减少,从而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冰敷可降低神经末梢和细胞的敏感性,减轻疼痛和对细胞的损害。二、硫酸镁湿热敷方法:50%硫酸镁敷在静脉炎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硫酸镁具有高渗透性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硫酸镁能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痉挛,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喜疗妥能有效控制炎症,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吸收渗液,改善水肿。三、喜辽妥霜剂外用方法:将喜疗妥均匀涂抹于发红或受损静脉,并轻轻按摩局部约15分钟,每日两次。四、芦荟切片外敷方法:新鲜芦荟切片外敷患处,每天2次,每次大约30min。芦荟中的芦荟酊,具有直接杀菌作用,缓解静脉炎症。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畅通作用。五、安尔碘涂抹方法:棉签蘸取安尔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