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官与修德》心得体会原创【5篇】《做官与修德》一书由刘长富所著,是为官者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为官者可以读一下。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做官先做人,从政先修德。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以伦理立国,向来注重德,修身立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礼记》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认为只有先修身立德,才能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才能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祉。最近,拜读了刘长富老师的《做官与修德》一书,深刻领会长富老师历练官场数十年的为官心得及感悟,觉得这是一本好书,这本精神食粮对为官者升华思想境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指引了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始终坚持正人品、树官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自觉追求和为官做事的原则,融入到思想和行动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修作风,立政德一要密切联系群众,树立为民思想。刘长富在《做官与修德》中写到,在毛泽东的历史观中,人民是世界的主宰。他一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为人民公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胜利法宝。要赢得民心,就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需。一心为了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领导干部根本的德。作为领导干部,肩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职责,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想问题,作决策,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搞建设,上项目,要充分考虑群众要求;用干部,看政绩,要特别注重群众公论。要把心思和精力用于为民、利民、富民之事上来。要有在其任、谋其政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坚定信第1页共15页念,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我们要结合阳光扶贫和三进三帮大走访等活动,自觉做到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多走访、多慰问、多调研,多交往、多交流、多交心,多问需、多问政、多问计,让群众经常看得见、始终信得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群众致富增收能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群众满意。二要敢于务实担当,转变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要把真功夫用在办实事上,不搞形式主义,要落实在行动上。向群众承诺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办好、想方设法办成,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我们要始终明白手中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是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为党为民勇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领导干部要时常告诫自己保持公仆之心,事事出于公心。做事守责、讲德,才能成就事业;做官守责、重德,才能凝聚人心。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争做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敢于担责者、勤于守责者、勇于尽责者,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二、修学问,立才德一要慧眼做伯乐,知人善任用好人。《做官与修德》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强天下。春秋时期伯乐相马的故事,流传了好几千年。任何社会都需要人才,也更需要伯乐。做善于识才、能够用才的伯乐,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苏、中、英、法为核心的盟国取得胜利,战后,美国从德国抢走最多的是各种人才,正是这些人才,造就了美国成为经济、科技、军事大国,更是人才强国;《史记魏世家》中有一段故事,是说魏文侯想找一个德才兼备的能人当宰相,有魏成子和翟璜两个候选人,可魏文侯拿不定主意,难以取舍,就让李克帮助出主意。李克没有直接回答应当选谁,而是列出了识人用人的五项评价标准: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不为,贫则视其不取。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每个时代每个阶段,都会有选拔任用干第2页共15页部的实际内容和具体标准,但李克提出选人的五项标准,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