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提高教师培训实效的“四大工程”研究课题主持人唐添翼主持人所在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填报日期2013年4月30日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年3月制年度编号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提高教师培训实效的“四大工程”研究主持人姓名唐添翼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80.10.06学历教育硕士行政职务教科室副主任专业职务中学一级工作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签名二、课题设计论证1、课题的研究述评、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2、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3、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以内)(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培训以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教师培训要着力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培训方案的确定要特别注重教师需求。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要通过问题研讨、案例教学、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体验式等方式,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提高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要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程度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为价值取向。认真审视现有的教师培训工作,不难发现,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培训制度有待完善,培训支持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二)课题的国内研究情况教育部在教师〔2012〕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地方探索出非常成功的经验。1、上海市的“共享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要体现课改理念,凸现教师专业发展,时代性强;课程建设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性强;课程建设要适合教师教学实际、面向教师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强;课程宜精练、有深度,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课程要求体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突出教育内涵发展。课程建设框架为:(1)师德与素养课程。强化师德教育,实施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训;着眼于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开展以法制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情操修养和身心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养培训。(2)知识与技能课程。促进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与实施、班级管理、育德实践、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学生发展指导方法、对外交流、信息资源开发运用、教育质量测评技能等方面的更新、学习与提高。(3)实践体验课程。以教育教学实践需求为导向,运用观察记录、诊断改进、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方法,促进教师掌握班级管理、家庭教育、学生心理辅导和学科德育等教育实践知识;掌握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习指导等教学实践知识;掌握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教科研实践知识。2、龙岗进修学校的项目管理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用5年时间实现了教师培训从“被动”到“主动”、从“忍受”到“享受”的跨越。其教师成长辅助课程、高质量学习课程、民办学校教师“三级联动”研训模式、幼儿教师“赛、培、研”研修模式、教育干部“三位一体”研训模式等理念与实践的创新,让学校发展赢得了尊严。(1)新教师培训课程。遵循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为新教师培训设置了岗前培训、学科“田园式”培训、棘手问题案例式培训、集中专题体验参与式培训4个环节为期3年的培训课程体系,从新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学科教学能力、自我管理和提升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使新教师从生手到熟手再到能手的成长周期大大缩短。(2)TAP课程(教师成长辅助课程)。该课程体系设置了一套系统、长期的成长辅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