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原來是南北交通的重鎮,商賈雲彩,繁榮富庶•宋室南渡後,金人屢次渡過淮河入侵,揚州飽受戰火摧殘.•主題:兵禍戰亂•作者的身分是路經揚州的行人寫作背景揚州慢姜夔小序部分--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宋孝宗年號時的冬天,作者以路人身分經過揚州城.•十天干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小麥田薺菜當作者經過揚州時,天氣由雪轉變為睛天後,他四周圍看到都是薺菜和麥子.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當作者到達揚州城內,則四周都是荒涼冷清的,一切的樓房是空自的,其後當太陽落山的時候,作者聽到號角的悲慘聲音.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作者因為描寫景色而感到荒落悲痛,至今揚州淪落至此,所以創作了這首詞.而且一位著名詞人的作品也有抒發悲痛之情.詞的部分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1.在揚州淮河名都,竹西亭一帶風景幽美,而作者的長途旅行第一階段己經結束,所以便解開馬鞍,稍作休息.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作者走過揚州的十里揚州路,看見眼前只是一片綠油油的薺菜和麥苗,但自金兵進入長江流域,一切都被破壞,而池塘喬木,都厭倦戰爭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黃昏的時候,作者利用耳朵去聽號角聲,而這些聲音不停在都城迴蕩.下闋下闋杜朗俊賞,算而今杜朗俊賞,算而今、、重到順驚重到順驚。。縱豆蔲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縱豆蔲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杜朗俊賞,算而今、重到順驚。縱豆蔲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主旨寫揚州被金兵洗劫後的破落蕭條景象,抒發作者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亦包含他對南宋政府的不滿。寫作技巧對偶:「豆蔻詞工、青樓夢好。」擬人:「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反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一.上闕:1.揚州城內城外,滿眼所見,都是野生的薺菜和麥子.一片荒無2.揚州已成荒涼空城,眼前所見,四處都是荒廢我池塘和高大我喬木,一片淒清.3.冬至的黄昏夕陽殘照,駐守軍隊吹起的清厲悲涼的號角聲,在空城中迴蕩著,一片蕭條.二:下闕:天上默然母無語的冷月在橋下的水波中蕩漾,令人想念到那橋邊鮮紅的芍藥花,不知是為了誰人年年盛放,營造了淒清的氣氛.姜夔的所見所聞1.「薺麥」;序中提到「薺麥彌望」,作者所見往日「春風十里」的揚州路,全是「薺麥青青」.2.「豆蔻」:作者記起「豆蔻梢頭二月初」的詩句,想到當年詠讚揚州的杜牧3.紅藥:下雪後雖然不見芍藥花開,但作者想到當年杜牧所詠的二十四橋,並且念及年年在橋邊盛開的芍藥姜夔提及的植物及其意思:1.杜牧詩多描寫昔日揚州的繁華熱閙景象,作者藉以反襯眼前揚州飽受戰火摧殘的景象.2.作者想到像即使杜牧重回揚州,也必為當前荒無景象而感到驚惶不已;縱使終杜牧才華橫溢,也難以用文字表達對劫後揚州的悲痛之情3.這突出了詞人內心的悲愴深情作者提到杜牧的作用姜夔所抒的情懷1.作者因金人南侵,令江山殘破,百姓流離;2.不禁感到悽愴悲涼,感慨今昔,衰嘆不已抒情手法1.今非昔比:作者以杜牧詩句所描述繁華的揚州,與今日的荒涼境況作對比.2.借景抒情:先描寫一片荒涼殘破的景象,然後說明殘破的原因,寄托自己的感慨姜夔所抒的情懷及其抒情手法□□1.描寫:揚州城內城外,都是野生的薺菜和麥子,一片荒蕪.2.對比襯托:借用杜牧詩中描寫昔日揚州的繁華熱鬧,藉以反襯眼前揚州受戰火摧殘的殘破景象.3.渲染氣氛:a.夕陽殘照,號角聲清厲悲涼,在空城中迴蕩著,渲染一片蕭條的氣氛b.冷月在水波中蕩漾,芍藥花不知為誰年年盛放,營造了淒清的氣氛描寫揚州城殘破的手法1.「黍離之悲」:《黍離》是《詩經》一篇描述西周亡後,周大夫路過宗廟宦官,盡為禾黍,不勝悲哀,於是作下此詩2.「春風十里」:借用杜牧詩句「春風十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