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测量的教学建议徐晶(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浙江金华321205)[摘要]测量是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工具对周围世界的一种定量观察,也是一种通过数学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的工具。教科版小学科学是目前小学使用率较高的一套教材,笔者就教材中涉及测量的内容作了统计,并就教科版小学科学测量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建议。[关键词]教科版科学测量教学建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用《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新课改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形成,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是其中最根本的基础,科学过程技能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其中测量属于科学过程技能中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测量实际上就是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工具对周围世界的一种定量观察,也可以说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特性的精确描述,它也是一种通过数学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的工具。测量可以用已知的标准单位和未知的物体属性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更加全面了解事物。科学过程技能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同样正确的测量技能也有重要的作用,它为发展其他技能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测量技能与习惯是他们在做定量观察、比较、分析数据的重要保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和内容有很多,对小学生而言,多长(长度)、多大(体积)、多重(重量)等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遇到的问题,也是他们发展过程技能——测量中最主要的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测量是最基础的科学过程技能之一。科学数据就是证据,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简、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是采集数据的重要手段,它为后续实验实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证,通过实验和数据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小学科学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涉及测量内容的统计教育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科版)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是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批准,为验证《标准》出版的一套《科学》实验教材。该教材在全国24个省(市)的150多个实验区使用,是使用范围较大的一套教材。笔者仔细阅读分析了小学科1学教材(教科版),就教材中涉及测量的内容进行了统计(见表1)。表1:教科版小学科学涉及测量内容的课题统计年级专题课题长度质量温度体积力其他方面(时间、估算等)三年级上植物我看到了什么借助皮尺等观察大树校园的树木测量树干粗细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测树干粗、量叶的长度估算落叶数量我们周围的材料比较柔韧性材料的弯曲程度水和空气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比较水和食用油的轻重比较水的多少非标准单位、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空气有重量吗认识天平、学习准确称量三年级下三年级下植物的生长变化种植我们的植物利用工具观察种子的生长速度茎越长越高测量植物生长高度我们的大丰收用估算的方法统计种子数动物的生命周期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测量蚕的体长蚕的生长变化测量蚕的体长称蚕的重量蚕变了新模样测量出蚕茧的纵周长和横周长估计蚕丝的长度温度与水的变化温度和温度计认识温度计、会识读温度测量水的温度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水结冰了测量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2冰融化了测量冰融化的温度及周围空气温度四年级上天气天气日历初步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自制工具测量风向风速降水量的测量用雨量器量降水量我们的身体跳动起来会怎样量心跳和呼吸次数四年级下新的生命种子的发芽确定合适的发芽温度测量种子吸收了多少水年级专题课题长度质量温度体积力其他方面(时间、估算等)五年级上生物与环境种子发芽实验(二)温度对发芽的影响光光和影量不同光照情况下影的长短阳光下的影子量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光与热光的强弱与温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直射、斜射与吸热运动和力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运动与摩擦力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