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文明餐桌从我做起作者:学生处团…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115更新时间:2012-12-3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近期,为进一步提升桐乡城市文明程度指数,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市教育局提议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我校总务处、学生处、团委将积极响应,陆续开展普及餐桌文明知识的相关活动,以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在广大师生中倡导节约用餐行为,养成节俭消费习惯。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一日三餐。提倡文明就餐,是当代学生文明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保持食堂良好的就餐秩序,节约用水,节约粮食,文明就餐,从小事做起,做自身做起,力争以自己为榜样,并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感召身边的人都注意文明就餐,使文明就餐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纵观我们学校的饮食情况,有的同学在排队买饭时随意插队,勾肩搭背,在吃饭时随意讲话,随意走动,造成了餐厅秩序的混乱,有的同学非常挑食,常常许多菜连碰都不碰就直接倒掉。面对种种不文明现象,我想给同学们几点建议:在学校中,我们应该做到:早晨准时起床,在规定时间内用早餐,尽量错开高峰,不要耽误早自习;进入餐厅,保持秩序,保持安静;买饭时,尊重食堂工作人员,以礼相待,同学间相互礼让,有序排队,不勾肩搭背,懒懒散散;用餐时,不大声喧哗,安静用餐,不随意走动,不打打闹闹、拖拖拉拉,时刻记得做个文明好学生;吃多少买多少,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浪费粮食,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将餐盘内的食物吃干净,不留剩菜剩饭;将就餐餐桌清理干净,不将吃剩的残留物弃于餐桌;回收餐盘时小心翼翼,不把饭菜倒在桶外,造成其他同学的不便及环境破坏;注重食品卫生安全,杜绝外卖。在外面用餐,我们应该做到:吃多少点多少,根据自己的饮食情况合理用餐,节俭惜福,避免浪费;注重自己的行为,不大声喧哗、打打闹闹,始终记得自己代表的还有学校的形象;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布;不带宠物进餐厅,以免造成用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身为未成年人,不在用餐时饮酒。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应从食物中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安全,吃出文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学校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与后勤的共同努力。一个舒心的笑容,一个让座的动作,一句真诚的道歉,都能让我们感受您的举手之劳给他人带来的无限帮助,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阳光。小餐桌大文明,希望广大师生纷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共同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为共建和谐校园、文明城市而努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但一些人却渐渐抛弃了节俭的传统美德。餐桌浪费是当下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人只爱面子不节约,要起菜来只求多;有的人认为在吃饭上节约是丢面子,让人看笑话;有的人要起菜来“贪得无厌”,所以导致菜吃一半、倒一半的现象时有发生。曾经有个很火的段子是这样说的:“等我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如今,已有不少人过上了这种“有钱”的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的餐饮消费中,每年倒掉的饮食最少能养活两亿人。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发问:咱们真富到了那个地步了吗?古人云:食为天,礼为先。它强调的是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精髓--礼仪。“文明消费,节俭惜福”,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内含丰富且颇具亲切感,既体现出绿色环保、低炭生活的时代潮流,也凸显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以礼示人,更应从细节中彰显文明形象。每位社会公民更应自觉传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共同参与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作为礼仪之邦的的华夏民族,我们应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节约粮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也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文明餐桌不仅反映了一个部门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一个人城市的文明水平,而且也是餐饮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餐桌传承着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美德,希望通过文明餐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