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李媛媛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117—118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2.通过动手画、动手摆、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新知,从中渗透数形结合、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看老师的手你从中发现了哪个数字?(生:5)师:老师也发现了一个数字是4,你知道它指的的什么吗?生:手指缝……师:对,是手指缝,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介绍间隔,间隔长,间隔数。请同桌互相指认对方手上的间隔,间隔长,间隔数。板书:间隔,间隔长,间隔数。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间隔?生:比如排队做操有间隔,课桌的摆放有间隔,(拍手两次)什么也有间隔?(声音)师:树与树之间也有间隔,这节棵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园林工人打算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上植树,需要同学么帮着设计一份植树方案。(课件出示设计要求)小组合作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思考:在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现在把你预想的植树方案在纸上画一画。(小组合作设计)。总结: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种了几棵树?(小组展示:预设)1.生:我们小组设计种了5棵树。在一条长20米的路上,开始先种一棵,然后隔5米种第二棵,再隔5米种第三棵……再隔5米种第五棵。师:他们设计了5棵,还有不同方案吗?2.生:我们小组设计种了4棵树,开头的地方没种,先隔5米种第一棵,……隔5米种第4棵。教师引导:,同样长的路,种出了三种情况,小组合作找找他们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能给这几种情况起个名字吗?师:种5棵的是两端种的,板书:两端都种。种4棵的是一端种的。板书:只种一端。种3棵的是两端都不种的。板书:两端不种,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表格。(二)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题纸,在题纸上选择一道题在题板上动手摆一摆。在全长30米的路上,每隔6米种一棵树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植树棵数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师:引导学生展示,重点总结规律三、讲解例题、内化提高。例1、为了美化校园,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同学们需要领多少树苗?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一侧植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种几棵树?同学在下面独立完成。交流展示并说说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和植树问题很相似。其实我们利用植树问题的策略,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其它类似的问题,你们想试试吗?课件展示:河面有12米宽,青蛙每次跳2米,河面上有几片荷叶,青蛙就可以跳到河对面?小结:其实像路灯、锯木头,爬楼梯等等只要是和间隔有关的,都属于植树问题,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通过多种方法,找到了植树问题的规律。只栽一端间隔数就是植树棵树,两端都栽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两端不栽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1.相信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一定能找到合理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你!五、课外作业:放学后再细心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我们今天研究的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