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急诊"潜在危重病"VIP免费

关于急诊"潜在危重病"_第1页
关于急诊"潜在危重病"_第2页
关于急诊"潜在危重病"_第3页
主题:关于急诊"潜在危重病"在丁香园网站有关于讨论急诊"潜在危重病"现将其内容整理如下∶望各位高手继续•••••一: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概念首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楼滨城教授在《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年3期上提出的.所谓"潜在危重病"就是指那些表面上看没有特定某一器官衰竭的明显依据,但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处理,病人有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后病情急剧快速发展,成为危重病患者,甚至危及生命。潜在危重病病人应该包括两个概念,1有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有阳性指标2貌似健康,症状无特异性或有神经官能征倾向,无明显阳性体征和阳性辅助检查指标。编者按:遗憾的是急诊"潜在危重病"概念目前尚未得到公认。但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得到医界的认可的话,就可以少死很多的病人,或者但就急诊科来说少发生很多的纠纷。二:如何提高急诊科“潜在危重病”的识别能力是临床急诊医生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课题。正确、及时识别这类“潜在危重病病人”,及时化解危机,既可以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病人痛苦和医疗花费,同时也是急诊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自我保护措施。它可以明显减少临床急诊医师的误诊、误治或漏诊、漏治。它不单单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急诊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系统,更无普遍适用于急诊病人的“潜在危重病”识别系统或评分方法。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大多还停留在凭借临床经验和“感觉”,或者病人已有的明显的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或实验室生化指标。对一些潜在危险性因素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方法。建立一种适合于急诊病人和急诊医生的新的“急诊病人潜在危重病病情评价方法”有着非常紧迫的必要性,也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为此有人制作出”急诊潜在危重病评分表”急诊潜在危重病评分表3210123动脉收缩压<7071-8081-100101-199>=200(mmHg)年龄(岁)<5050-70>70心率(次/分)<4041-5051-100101-110111-129>=130呼吸频率<99-1415-2021-29>=30(次/分)体温(℃)<3535-38.4>=38.5动脉氧饱和度<=8586-9091-95>=96(经皮脉搏%)AVPU评分清醒声音刺激疼痛刺激无反应有反应有反应疼痛程度无轻微或间断中度或持续剧烈不缓解心电图窦性心律单源早搏心律绝对不规则或多源室速、室颤心搏停止早搏白细胞计数<22.0-2.93.0-3.94.0-10.010.1-20.020.1-30.0>30.0(×109/L)红细胞压积(%)<20.020.0-29.930.0-45.946.0-49.950.0-59.9>=60.0血小板计数<=2021-5051-8081-300>300(×109/L)编者按:但此表过于简洁,不能从动态观察疾病,对于疾病来说,相对静态的东西有很大的片面。因此某些专家提出:如果按照“潜在危重病”的现有指标(楼上的表格)那么就会有很大的误差,有假阴性和假阳性。比如说这样的病人:夏季,老年男性,以头晕、恶心为主诉来诊,测体温较高,既往血压不高,无其他不适、无诱因。那么可能像个中暑,可是他其实是个脑干出血,等等。建议在表格中加上既往情况和基础疾病的情况,最好是根据每个病种或者每个系统的具体疾病来考虑,把APACHEII评分和所谓的“潜在危重病”评分放在一起比较还值得商榷。当然还有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以及现在危重病和临床各科其实提的比较响的应该是“基因多态性”的问题等。三:急诊潜在危重病评分表的认识1.建立危重病评分系统或方法的目的:就是要将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评价从原始的“感觉、直觉”上升到理性的、客观的有明确度量衡的,为大家所共同接受和应用的“危重病评价系统”。其目的是让不同水平、不同临床经验的医师对同一个病人的病情评价有个统一的标准。否则,每个医生对同一个病人的病情评价都会不一样,哪用什么来衡量谁的正确呢?病人或家属又该听谁的呢?对于医生的临床经验、感觉、预见性等经验性的东西,还必须上升到理论,必须经过总结和提炼,其价值才能得到升华。而一个好的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病情评价系统就是一个对多数医生的对病情评价的经验和主观感觉的归纳和提炼。它来源于实际临床工作,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并指导临床工作。那种一味强调临床医生的预见性、直接、经验的观点,个人认为还是有些局限性的。因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书海行舟+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学事业,对互联网知识分享很感兴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