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过渡表扬的危害VIP免费

过渡表扬的危害_第1页
1/3
过渡表扬的危害_第2页
2/3
过渡表扬的危害_第3页
3/3
过渡表扬的危害注:本文应《你好宝贝》之邀写成,已上刊,此系原文,谢谢朱老师的编辑劳动美琴是一个信奉赏识教育的妈妈,儿子出生以后,一直坚持对他以表扬为主“好儿子,真棒!”、“宝贝,你太聪明了!”、“哇,简直是个小天才哦!”之类的话,美琴几乎天天挂在最边上,她相信,这样及时而热情洋溢的表扬,会让儿子对他自己更有信心,更愿意挑战新的高度,内心更有力量,然而,与美琴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是,赏识教育“喂养”之下的儿子却没有出现美琴期待的优秀品质,相反,变得特别经不起批评,特别害怕尝试新事物,遇到很难的事情,还没去做就先打退堂鼓了,理由是怕做不好…….这种状态让美琴非常困惑,难道赏识教育也有错么?近年来,随着赏识教育理念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家长采取了用表扬帮孩子成长的方式,却每每发现孩子并没有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进而对表扬的力量产生了怀疑,表扬本身真的这么可怕么?其实不是的,表扬作为行为主义推崇的一种行为塑造方式,其在强化孩子正向行为方面的作用是经过实验证明的,之所以很多孩子并未从中受益,其实是和家长使用方式的不当有关----表扬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它的运用其实是有一定技巧的,比如,表扬要及时、要让孩子明白因为什么行为、品质、动机、进步或努力等方面得到了表扬、表扬的导向要跟孩子本身的成长需求而非指向成人的期待等,否则,把表扬视为帮助孩子成长的“万灵药”、动辄进行“你真棒!”“好聪明啊!”之类空洞的表扬,其实属于一种过度表扬或言过其词或误用滥用,这种“表扬”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其实是非常负面的出现案例中美琴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一、过度表扬让孩子盲目自大,难以发挥行为导向的作用,还容易让孩子听不进合理的批评幼小的孩子,自我评价尚处于“依从性”时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以成人特别是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的评价为转移的,成人说她漂亮,她就认为自己漂亮,成人说她聪明,她就认为自己聪明。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成人经常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空洞、甚至不切实际的语言表扬孩子,不仅很难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行为、品质等受到了表扬,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令表扬无法发挥引导成长的作用。而且久而久之,还容易让孩子获得一种自我意识我是最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一旦孩子带着这样的自我意识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批评时,就可能听不进去或者反应过激,我接触的咨询案例中,就不乏因为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而拒绝入园的孩子!二、过度表扬让孩子过于依赖外界的认同,向好行为的动机外化如果孩子一有什么好的动静就用表扬大力“伺候”,甚至不厌其烦,稍有风吹草动就表扬,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有一个家长,可谓把这种表扬用到了“极致”,孩子看到一个小狗,指着小狗说“小狗”,家长就非常夸张地说“哎呀,宝贝,你说的太对了!”过了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小猫说“小猫”,家长又热情洋溢地说“哎呀,宝贝,你真是太聪明了,连小猫都认识了!”…..跟他们同行了不到五分钟,听到她对孩子的表扬声不绝于耳,其实孩子早就认识小狗小猫了!不难想象,被这样的表扬“喂大”的孩子,将会如何将表扬视为生活的常态,一旦孩子做出任何他认为好的行为后,都习惯性地期待表扬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旦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出现什么“好”行为没人表扬时,他还有没有动力将这个行为进行下去。其实,对于这类“表扬成瘾”的孩子来说,停止好行为还算相对较轻的负面结果,更严重的结果还可能是,在一个没有多少表扬的环境里他原有的那种“表扬常在”的秩序感将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自我怀疑等情绪体验。三、过度表扬让孩子过于注重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挑战面前更容易退缩经常被“你真是个天才”“你真聪明”之类的表扬伺候的孩子,还容易出现一种倾向,那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天才”“聪明”的形象,对于难以“稳操胜券”的事情,不愿轻易去尝试,怕因为失败而破坏了自身的形象。凭常识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更容易固步自封,很难进步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需要尝试、挑战的新机会,当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过渡表扬的危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