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小学姜全宝一、关于“参与式教学”(一)、“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较灵活的方法,诱导学生主动从实践中寻求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两大类,其中,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自身无法控制而由外界环境来支配的。与外在性需要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源泉均来自于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本身,依靠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行“参与式”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学生就会去了解、思考,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学生只要发现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所在,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2.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性激励,形成稳定的学习小环境。由于内激源自学习本身,由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培养性等因素所推动,因而不必像外在性激励那样,要靠校方或教师用奖学金、考分去激发,或以期限、纪律、不及格等措施去约束。事实上,正由于这种内激源自学习本身,它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持续地坚韧地发挥作用,因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小环境相对稳定。二、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该学科知识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加深他对该学科的兴趣。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材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参与式教学中学习兴趣的自我培养1、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参与之前,想像其中的乐趣,想象自己在活动中会获取的成功,就会推动自己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2、了解参与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3、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