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危机》心得体会学习《中层危机》心得体会胥焰红通过学习余世维先生所著的《中层危机》一书,使我对一个机关“中层干部”的含义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把一个机关的管理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个层面。高层属于决策层,负责制定战略规划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层属于监督层,负责执行高层交办的事,将高层规划转变为可落实的措施和可执行的任务,指导并监督基层执行;基层属于执行层,负责落实中层制定的措施,完成中层交办的任务。中层作为联系高层与基层的纽带,同时还具备上传下达、联系群众、双向沟通和服务指导的职能。为了增强机关凝聚力,中层必须将高层的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宣贯传达给基层职工,同时要将职工的意见和心声反馈给高层领导,达到双向沟通的目的。同时,中层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服务基层,指导职工,提高基层执行能力。这就是余世维先生所讲的中层干部的三大职能:监督职能、沟通职能和指导职能。除了高层因素以外,一个机关运作的成败有80%的因素取决于中层干部的成败,一个机关执行力的高低有80%的因素取决于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的高低。中层干部中,有10%的优秀分子经过修练和提升可以成为具备职业化技能、职业化形象、职业化态度、职业化道德的业务骨干,这些人是一个机关的核心人物。余世维教授认为,一个机关的危机往往是中层管理的弱化导致的。比如核心人员不尽职、机关职工纪律换散、领导安排政令不畅等机关危机都与中层管理相关。中层干部是一个机关管理的中坚力量,首要条件必须“忠诚”。要忠于领导、忠于团队、忠于单位、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要诚实守信。要克服好高骛远、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毛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始终秉持一个正确的、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毕生为之努力和奋斗。只有忠诚的人,才可能“尽职尽责”、“敬业为魂”,才第1页共4页可能“自动自发”、“全力以赴”,只有忠诚的人才敢于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其次,中层干部还必须具备一个好的执行力。执行力我理解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无条件执行”、“立即行动”的执行态度。不讲条件,不找借口,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理解,有条件的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执行,这就是一种执行的态度;二是遇到困难要有“没有不可能”的必胜信念和“敢于冒险”的拼搏精神。陈规太多会禁锢人的潜能,顾虑太多会消磨人的斗志。只有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的人才能成就大器;三是要有“细节决定成败”做好“细节”的能力。光有良好的愿望而没有必要的能力只能是“空想主义”,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是培养出来。一方面单位要加强培养。培养是上一级干部的基本职责,要把它作为一项指标来考核上一级干部的履职情况。单位可采取送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教育培训、单位内部铁军模范、优秀职工经验交流等方式培养中层干部;另一方面中层干部自身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事学,向成功学、向失败学,活到老,学到老。第三方面学习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中层干部能力可分为三种:一是上岗能力,这是完成起码任务必须的能力。二是储备能力,这是获得信任,可接受额外任务的能力。三是进阶能力,这是可获得晋升的能力。中层干部要按照上岗能力——储备能力——进阶能力的顺序逐步培养,逐步提高,切忌冒进。第三,一个单位是由多个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的。任何一个部门或人员都必须与相关部门或人员协调配合,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因此任何一个部门或人员都必须“善于合作”,中层干部作为一个系统或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更应该“善于合作”。要立足小团体、小部门,着眼大团队、大单位,要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努力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当部门的利益与单位利益相冲突时,要以单位利益为重,以协调配合为重。中层干部不但要以行政命令分配任务,监督执行,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职工,潜移默化地示第2页共4页范职工,让职工心甘情愿地为目标而奋斗。部门与部门之间、中层与中层之间属于平级影响,更需要协调配合。为了减少推诿与扯皮,单位领导或管理者应检查部门之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