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对学术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敦煌的黄沙下掩埋的历史文献从被发现至今,引起了无数中外学者的关注。各国学者对敦煌遗物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涵盖了艺术,音乐,学术等各个方面。其中大量的敦煌文献则成为学术研究的有力支持,有着重要意义。敦煌文献的主体是佛教典籍,但同时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文献,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研究资料。在宗教研究方面,胡适先生就敦煌禅宗文献做出过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敦煌文献对讲唱文学的研究价值成为文学范围内研究敦煌文献的热点。而敦煌文献中大量的壁画,雕塑,建筑等资料都是极值得研究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敦煌文献对历史研究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敦煌文献对史学研究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范围很广。突出表现在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中古社会史的研究,中古学术史研究,科技史研究等方面。成为独立研究中试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地位。同时又是对已有史料的一个有力补充,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起到辅助作用。敦煌文献对研究隋唐五代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及意义,通过大量的史料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其他研究隋唐历史的文献也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由于唐代文献中的官文书都被省去了前后的格式,所以在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大量的官文书对我们了解唐代官文书的原貌有极重要的意义。唐代有关官制的典籍记载其制度时大都详于前期而略去后期,而敦煌文献中的有关文书正好相反,可以弥补典籍记载之不足。而且大多数是各级官府运作中的文书原件,所以可以反映其制度运行的一个侧面。此外典籍对中央官职记载较多,对地方官职记载较少,而敦煌吐鲁番文书也与之相反,与地方管制相关的文书较多,包括了州郡、县、乡、里各级官吏,对于军事系统的折冲府、军、镇、戍、守捉等也有不少资料,这也说明了这些资料的珍贵之处。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保存的大量《唐律》、《唐律疏议》的写本,可以和今天传世的《唐律疏议》相对照来研究唐代的刑法。敦煌文书特别是吐鲁番文书中留下了大量沙洲、西洲府兵日常勤务和征战时的文书。而且关于后期府兵制发展成为募兵制也有所体现。这为研究唐代兵制变化起到重要作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保留的户籍和手实,是研究唐代户籍制度、赋税和田制非常有用的资料。由于敦煌吐鲁番远处唐朝的西北边陲,其保留的文书大多数是与当地和周边地域相关联的,而涉及唐帝国核心的政治史资料较少,担任然对研究这个时期的政治史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