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暨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国务院XX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4、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要立即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2小时。5、泥石流、滑坡的主要诱因是强降水。6、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有。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7、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迅速往滑坡两侧跑。8、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9、龙卷风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躲到坚固的大楼底层。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11、鼠疫、肺炭疽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12、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死禽。13、红眼病人使用的毛巾,要蒸煮15分钟进行消毒。14、危险化学品特性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15、发现刑事、治安案件时,应拨打110。16、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和手电筒。17、在逃离火灾现场时,应采取低姿、迅速通过的方法。18、当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与交警的指挥不一致时,应当服从交警的指挥。第1页共4页19、高速公路上汽车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20、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迅速、有序地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2、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23、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24、雪灾防御措施有。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老、幼、病、弱人群尽量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25、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过街桥、立交桥。26、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27、洪水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爬上房顶或跑向山岗高地。28、雷雨天,人在室外要远离大树、广告牌、高塔。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30、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31、中暑急救处理,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饮糖盐水及清凉饮料,也可内服人丹;迅速为其进行物理降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32、煤气中毒的预防与急救,正确的做法是平时要经常开窗换气;严重煤气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呼吸心跳停止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33、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第2页共4页34、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停机时,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镇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待救援。35、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迅速报警;进行自检、自救与互救;将伤员转送医院救治。36、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型。37、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38、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39、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40、处理公共危机时必须依法行政。41、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必须公布。42、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4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4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