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公开课教案塞翁失马VIP免费

语文公开课教案塞翁失马_第1页
1/2
语文公开课教案塞翁失马_第2页
2/2
语文公开课教案课题:《塞翁失马》上课时间:2013年12月16日下午第六节教师:郭梓怡上课班级:初一二班指导老师:刘爱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查阅资料,了解《淮南子》。2.积累文言字词。能力目标:1.诵读课文,合作翻译全文,理解寓言的寓意。2.合作探究,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正确面对人生当中的福祸得失。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2.合作翻译全文,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发放预习学案,学生认真完成。教学过程:一、导入。(猜寓言)二、检查预习,诵读课文。(读寓言)1.学生结合学案介绍《淮南子》。2.学生结合学案读准课件展示的字的读音。3.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三、小组合作,翻译全文。(译寓言)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会翻译的地方,大胆质疑,学生释疑。如果仍然不能解决,教师点拨。2.当堂检测。课件展示重点字词、句子,学生翻译。四、复述故事,分析情节。(述寓言)1.对照图片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2.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五、思考探究。(思寓言)1.这个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2.合作交流。在我们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六、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你给我们讲一讲,并说出它的寓意。(说寓言)七、课后作业(写寓言)1.课后收集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写出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2.根据福和祸、得与失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道理,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塞翁失马》。(选作)板书:塞翁失马《淮南子》将马而归父子相保(福)(福)塞翁失马堕而折髀(祸)(祸)道理: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附全文: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语文公开课教案塞翁失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