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VIP免费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1/3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2/3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3/3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杭州日报》2005年1月4日“6成外来娃认为被人瞧不起心理值得关注”一文,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新华网2004年3月14日曾以“缺乏关爱沟通生活不稳定外来工子女患上自闭症”一文,呼吁学校和社会对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加以关注。随着城市民工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工子女学校和有民工子女就读的公办学校要加强心理教育,但如果没有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学校教育的效果将难如人意。无庸讳言,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是与他们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的。所以,民工子女家长要改变“有书读就好”的观念,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使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健康地成长。当前,民工子女家庭教育要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1、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工作和学习,会有一个归属感的问题,担心是否被当地的社会所接纳。民工子女从落后的农村来到繁华、拥挤和事事讲规则的城市,因为年龄小、环境反差大而倍感不安、惶惑甚至恐慌。家长要先帮助孩子从地理上认识新环境,消除陌生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走失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其次,要认识和遵守城市规则,尤其是交通规则。当然,更重要的是适应学校生活。由于来自落后地区,开始时民工子女的弱势就比较明显,在语言、学习基础、生活习惯、服装等方面都有体现,与学校要求及城市孩子距离太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他们会因此而出现种种问题,家长一定要看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通过各种形式告诉孩子: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同时,也要把现实告诉孩子,处于弱势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此激发孩子的奋斗精神;要多鼓励孩子,使孩子不断努力。孩子有了奋斗精神,才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有了成功的体验,才会意识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这是自信心的源泉。其次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因为与城市孩子客观上的差距,民工子女担心被排斥、否定,显得比较拘束、内向,变得不善交往和表达;也有相反的情况,变得敏感、戒备心理重,对人不信任,严重的表现为攻击行为。其实这多半来自认知错误。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与城市孩子交往、交朋友,并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优秀品质,如真诚、纯朴、吃苦耐劳、乐观等;二是主动吸收城市文明,使自己变得更可爱。向往文明、追求文明是人类的天性。可以说,文明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要教育孩子乐于接受新的观念、改变生活习惯,这是他们进入主流社会所必须的;即使以后回到农村,也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2、为孩子提供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学习条件民工的生活流动性强,他们不仅在一个城市变换工作和住所,往往还在城市间流动,孩子也跟着流动。但孩子上学后,父母要尽可能找比较稳定的工作,不要频繁流动。频繁的变换城市,变换住所,变换学校,孩子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易养成散漫的性格;又因为各地的教育进度、内容、方法不同,孩子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消极应对,很难学好,变得没有信心;因为老是转学,他们也不大容易与人建立较深的关系,故没有朋友,会显得落落寡合。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家长要多加考虑。另外,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如做作业的地方,买课外书,有能力的话,最好能辅导孩子的功课。3、家长要注意自身形象因为民工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普遍较低,加上观念陈旧,“重生不重养”,不大注意自身言行对子女的影响,有些显得极为随意,这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学校教师深感无奈。家长注意自身形象,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应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要尊重孩子,不能随意训斥、辱骂甚至殴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易产生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形成反社会人格,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一是言语要“干净”。要避免说脏话、粗话。二是仪表要“整洁”。尤其到学校一定要给孩子“面子”。有些家长不修边幅,说话高声大气,显得缺少教养。城里人对民工有偏见,其实并不是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而是不习惯他们的外在形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