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2010年12月10日2010年12月10日抗美援朝战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吧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青山处处埋忠骨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东汉马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清代龚自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也没什么关系。2010年12月10日毛岸英简介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岸英吃过苦,流过血,打过仗,又经岸英吃过苦,流过血,打过仗,又经过了农村和工厂的锻炼,新中国多么需要过了农村和工厂的锻炼,新中国多么需要这样的好苗子啊!这样的好苗子啊!————周恩来周恩来【预习目标】1、学习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拟定功勋殉职nǐxūnxùnfù奔赴踌躇黯然chóuchúàn比拟、元勋、殉葬、全力以赴、黯淡喇嘛ma拟定:起草制定。勋鉴:给有功德的人看。殉职:因公务牺牲。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词语解释多音字•鲜xiǎn朝鲜禁jīn情不自禁xiān鲜艳jìn禁止•处chù到处还huán还家chǔ处理hái还是•参cān参加cēn参差shēn人参近义词反义词•破格——破例——照例•踟蹰——犹豫——果断•悲痛——悲伤——快乐自学要求听朗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标注在书上。2010年12月10日1、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2010年12月10日(1)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1毛岸英牺牲的消息2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3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主席勋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2010年12月10日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