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颖超的故事》有感[精选5篇]第一篇:读《邓颖超的故事》有感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读《邓颖超的故事》有感关于题目这两句诗是出自周恩来总理的《春日偶成》。之所以选择这两句诗作为题目,只是因为想起一句俗语:红花配绿叶。但又觉得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关系又不止步于衬托的关系,更像是相互辉映。再准确地形容,便是舒婷在《致橡树》中所言: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关于邓颖超读书之前才发觉,除了知道邓颖超是周恩来的妻子,对于她,我知之甚少。于是就“百度一下”:1904年2月4日生XX省光山人,生于广西南宁。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马骏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觉悟社。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1934年带病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内政司法部秘书,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而斗争。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当然,邓颖超的事迹远不止于此,这只是个人精简之后的简介。如果有好好阅读上述资料的话,可以看出邓颖超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因为她成为周恩来的妻子而发生过多的变化,这就越发应验了笔者与上一部分中所叙述的那样:二人是相互辉映第1页共11页的。关于邓颖超的故事虽然此处是举邓颖超的故事,但她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还是最打动人心: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这时国内家中的庭院里,娇艳的海棠花正值盛开。海棠,是周恩来最喜欢的花。邓颖超赶紧压了一枝,连同原来医好的一片红叶,一同装在信封里寄去。信里还写道:红叶一片,寄上想念,表示了真挚的思念之情。周恩来托人带回了压制好的日内瓦出名的芍药花与玫瑰花,作为回很亲人的礼物。这两地的花和叶后来装在一个镜框里保存着,成为一件特殊的工艺品,更是他们情深似海的见证。最后以《春日偶成》的后两句诗结尾。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第二篇:邓颖超的故事邓颖超邓颖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周恩来夫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邓颖超是一个很和善的人。邓颖超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她曾先后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但是在她身上却找不到一点位高权重的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她身边很多人都亲切的称她为邓大姐。有一件小事就能很好的说明邓颖超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1981年,在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来自四川自贡的削球手童玲取得了女团、女单冠军以及女双、混双亚军的骄人战绩,轰动中国体育界。而今回首,三十年悠然而过,很多往事都随风而去,但是童玲说有一件小事却一直留在她的心底,1981年5月,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2页共11页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热烈欢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胜利归来。会上,邓颖超与童玲亲切交谈的合影见报之后,便在全国获得了优秀作品奖。于是很多人都很好奇,照片上的童玲甜美笑容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美好的故事。“我以为,中央首长要跟我们这些年轻人讲话,应该是鼓励比较多,可是邓大姐在我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