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上好生物课生物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而多媒体技术是拥有多样信息载体并具备集成性、交互性和网络性的计算机技术,它能够把文本、图形、图片、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融合、贯通并生动地加以再现,由于多媒体技术集多种传播功能的技术优势,在教学上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迄今为止表现功能最大、人机交流最为便利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近年来,本人利用多媒体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课前“休闲”5分钟,让音乐将学生引入课堂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学习过程一般是一个有意注意的过程,但无意注意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什么有些经历过的事情我们能“过目不忘”?受此启发,并针对学生特点,我在多媒体教学课前,一般让学生欣赏几曲精美的歌曲,同时展示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既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将要学的知识,将学生轻松引入课堂,学生“乐此不疲”。二、精美短片导入新课,多媒体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希望学生能带着一种高涨而积极地情绪从事学习。然而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再加上他们对周围的很多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对生活中很多东西就体会不到其乐趣,以致学习很被动。若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并与信息系统中语言、符号、行为、情感协同作用于教学中,便可创设能够刺激学生的多元化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感最易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多媒体教学引入新课时,我一般精心制作一个对学生来说较为新奇的短片,目的是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伏笔,或设下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讲授“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节时,我先播放短片“各式各样的花”引入新课,学生看后兴趣很浓。三、正确选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等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而使用多媒体,能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变成“活”的生物知识,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回顾这两年的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象的动画应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如在讲血液循环时,利用FLASH编制的血液循环小动画,血液从左心室、右心室流出来,分别回到右心房、左心房,再分别流入到右心室、左心室,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就能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又如白细胞吞噬细菌,老师讲每当人体的某个地方出现炎症时,白细胞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到达炎症处,吞噬细菌,当细菌被消灭后,炎症就会消失。学生无法想象这一过程,现在就可以利用FLASH编制的小动画把整个过程演示出来,其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二)直观的幻灯片的展示。生物教学中,过去使用教学持图是比较多的。教学挂图携带不方便、展示困难、保管比较麻烦不说,就挂图的种类、数量方面,就远不及电脑里面的多。过去,一个学校有数百幅挂图就不错了。现在,网上资源无穷无尽,各种图片应有尽有我在一堂公开课“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上讲述生命诞生的过程时,首先设置问题:我从哪里来?然后用发育顺序展示了网上查找的精卵结合、胚胎发育、胎儿发育、婴儿等图片,并告诉学生:当初,你就这样来到人世间的。这八张图片,形象生动地把精卵结合、胚胎发育、胎儿发育的过程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