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凤台四中王丽君我校为了推广专业性有效教学,专门从北京请了北京教育学院吴松年教授来我校亲临指导。在吴教授的指导下,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也颇有感触。让课堂做到有效继而高效,需要一系列的工程,更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了解到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就课堂教学而言,它包括备课教学艺术,驾驭教学艺术,导入教学艺术,讲解教学艺术,设问教学艺术和针对毕业班的辅导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与教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积累经验,深入研究教学课题,掌握教学艺术,才能创造优质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是既重效率又重效果、更重效益的教学活动;是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提高,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教学是个高效的师生互动的生态系统。从老师的角度应进行有效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讲授”和有效“提问”。只有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这里又存在着教学激励艺术的问题。一、有效提问的方法和原则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状态。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并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讲授,也必须有一定量的讲授。教师作为“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可以弱化,但不能消失。同时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所以教师可以讲授,但教室里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只会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收获,老师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探索性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老师在提问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知识性,同时还应该考虑提问的艺术性,尽可能多一些幽默感和趣味性。二、有效激励有效的提问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提问前后的激励是否有效才是关键。要激励学生,也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1、尊重学生、调动兴趣。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研究、掌握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就说,我们应该以设定恰当的学习自由度为基础,实现对学生的尊重。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出于学生的“愿意”,而不是“被迫”,而“愿意”又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以激励起学生的“兴趣”,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2、创设恰当的课堂气氛。恰当的课堂氛围是激励学生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