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遵循的原则和步骤(一)评课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一要准确。评课观点要鲜明,语言要准确,评析要有理有据,不能似是而非,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准确的实例,准确的尺度,去评析。二要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不能走向极端。在评议中既不能掩盖问题或蜻蜓点水,也不能吹毛求疵。首先要看到教者的长处,不能说得一无事处。实话实说对于听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它是执教者与其他与会者学习借鉴的一个机会。2针对性原则。一是评课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评课对象区分对待。对于老教师应多帮助他们挖掘教学上的经验,让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更加完善;对于青年教师既要充分地肯定成绩,又要多帮助他们找出教学中的差距,使他们感到不奋进就有一种压力感,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能在指导下逐步提高自己。二是重点要突出。要抓住关键和要害,突出重点,讲究针对性,要提倡“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评价。切忌空话、大话、好话连篇,面面俱到,不深入实际。3、激励性原则。评课要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出发,要善于发现教师教学过程的闪光点,要给教师理论上指导,方法上点拨,过程上反馈,使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应该承认,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花了很大功夫的。每位教师都想把课上好,但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不可能都十全十美。因此,我们在评课时,要多侧面地去考虑问题。评议要能让教师接受,达到肯定成绩,克服不足,鼓励奋发向上的目的。4、艺术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也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教者共同分析研讨,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希望。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去评课。让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容易接受你的意见。否则,不仅使评课的目的大打折扣,而且会挫伤了教者教学的积极性。再说,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对任何一堂课的评价是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的,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同时,还要善于倾听教者的自评,以体现对教者的尊重。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准的提高。不可讽刺、挖苦。这里面可能会出现“话重”的情况,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5、教评相长的原则。让执教者感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共同促进。帮助他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执教者才会痛有所悟,喜有所获,想方设法提高执教水平,激励听评双方共同提高。(二)评课的步骤方法评课活动一般先由执教者自评,然后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教研组(备课组)长、教研员或专家主评,再由听课者(教师、学生、家长等)评议。同时,除了教师的他评外,讲课教师也可以先自我评价,提出问题,引发大家讨论,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评课,征求他们的意见,也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评价意见。四、评课的标准一、教学思想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主动意识,尊重其独特体验,保护其积极性。二、教学目标1.明确、具体,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考虑。2.符合新课标、大纲要求和教材、学生实际。3.教师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意识。三、教学内容1.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理解、驾驭教材,正确取舍教学内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增强探究密度和份量。2.体现学科特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养成、积累与运用。3.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突出重点,有效化解难点;善于发现和运用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和对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习惯和能力。四、教学过程1.体现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形成立体学科教学环境,使学科学习成为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活动。2.着力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对形式主义,追求高质实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