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奏响绿色的旋律VIP免费

奏响绿色的旋律_第1页
1/2
奏响绿色的旋律_第2页
2/2
奏响绿色的旋律——宿州市第十二小学申报省“绿色学校”材料宿州市第十二小学,淮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质教育的典范学校。她始建于1964年,四十一年风雨路,育得桃李满园春。如今已拥有近210名教职工,5335名学生,58个教学班规模的学校。2001年秋季,又投入32万元成功启动十二小学南校。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艺术教育,是墉桥区一类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实验小学”、市“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安徽省电化教育设备达标学校”。2003年元月被宿州市教育局评为“宿州市特色学校”。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确立“以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构建“尊师爱生”的校风和“求实创新、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教风。近年来学校更注重抓好环境教育,素质教育与绿色同行。二00一年五月被区环保局、教育局评为“绿色学校”,二00二年五月被市环保局、教育局评为“绿色学校”。一、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为了把环境教育这项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学校于活动伊始就建立了环境道德教育领导小组,确立有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年级部主任任组员的领导小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使每位学生都产生环保的理念,通过活动体现环保的理念。使学生不仅学业有成,而且使之思想水平有所提高。经过努力,我们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形式多样,全体参与1、课堂渗透。环境教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采用“渗透”这一最有效的手段来进行环境教育。如我校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大奖赛的两节语文课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欣赏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语句,让学生感受美、赞扬美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川、热爱自然资源,热爱名胜古迹的道德情操,进而萌发保护大自然、美化大自然的环境意识。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要上一节专题环境教育专题课。学校要求学生并通过他们向家长及其社会倡议绿色生活:减少浪费,节约资源;环保选购,绿色消费;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少生废物,减少污染;保护自然,万物共生。引导学生认识节能标志,可回收标志,特别是认识中国环境标志,并理解它的含义:1中心的图形是山水和太阳,表示人类生存环境,外围的10个圆环表示大家共同参与保护环境。让环境理念深入孩子内心,在孩子心中种下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万物共生的种子。2、课外活动。对学生所进行的环保教育,更重要的是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与自然的亲情。每年春游、秋游,我们都组织学生到皇藏峪、大五柳、汴河两岸去发现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浊的空气,尽情地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同学们更加明白了环境保护的意义,注意保持周围的环境卫生,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提高了责任感。学校每年于“4.22”地球日—“6.5”环境日期间都开展“拯救地球—宇宙中唯一载有生命的航船”等不同主题的环境教育活动。组织低年级同学参观绿化先进单位,组织中、高年级同学开展环保征文比赛、环保演讲比赛、环保漫画比赛,走上街头,参加义务劳动,散发环保知识传单,美化家园。学校多次组织同学投入到“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去,捐款营建“世纪林”。3、一日养成。环境保护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更重要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号召同学们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爱护一棵草、不乱扔垃圾等每天的一件件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校园内设立废品分类回收箱,废旧电池收回箱。学校值日生检查制度重在激励,对每日三扫,每周三大扫除的优胜班级,及时提出表扬,提倡师生“伸伸手,弯弯腰”活动,捡出校园一片洁净。学校植物园内花木葱郁,同学们在这里浇水、除草,得到锻炼。三、注重实际,效果显著多年来,学校在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绿化、美化校园。特别是南校启动后,校领导做出了全面规划,力争把分校办成一所花园式学校。现在已初具形态的活动“小广场”周围绿树成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奏响绿色的旋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