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物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六小学李慧青所谓体育物力资源是指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器材、场地、仪器设备及校内外的自然环境等有形的物体。据最新调查统计,当前中小学场地器材仍然匮乏,基本达到国家配置标准的学校为48%,也就是说全国还有一半多的学校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特别是西北部地区和边远的农村中小学情况更为突出。而我们台州市完全达到国家配备要求的是屈指可数,少数学校只是部分器材达到国家要求。而依靠上级教育部门的配置也是僧多粥少,远远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需求。随着体育新课程的改革推进,对教学内容不作具体规定,而是以目标去统领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在实践中选择内容更为灵活多样化,因而对场地器材方面要求更多样灵活实效,对体育教师开发物力资源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在现有的状况下开发和挖掘体育物力资源的多种功能是十分必要,它决定着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实际水平。1、发挥常规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转换一下视角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常用器材的多功能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的特点确定其多种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方法。如:跳绳可以做踩龙尾、斗智拉绳、绳投掷、二人三足跑、跳移动绳等。小皮球可以做球操、踢足球、打保龄球、打篮球、头上胯下传球接力、叫号接力等。栏架可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障碍。垒球可以做掷远、投准、打保龄球。橡皮筋可以做跳高横杆、捕鱼网、带人跑、两人拔河。跳高架可以做上步摸高、障碍跑、球门等等。只要教师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2、废弃体育器材的再开发在众多的体育物力资源中,有的是易耗资源,有的则经过风吹雨打、日月侵蚀,而退出了原来的角色,若不能及时地加工、转化、应用到中小学体育课程之中,就会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闲置与浪费。因此,需要教师去实践、去开发、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通过对废弃的体育器材的再开发利用,如废弃的排球、足球、羽毛球、标枪等,让它们获得第二次生命,重新成为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的“好伙伴”。3、制作简易器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可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促进青少年学生人格和人性的健全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经验、项目特点,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利用一些废旧物、生活用品、生活实施等制作简易器材,既可以解决体育器材匮乏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用废旧的足球、篮球、棉纱和沙子制作实心球,用饮料罐、茶叶罐制成简易高跷,进行踩高跷比赛、走独木桥、穿过小树林、跳过障碍,用废旧的报纸自制成纸球、折成飞机、甩炮、利用废汽车内胎制作短绳、胶带、农村木材丰富,用杂木做体操棒与武术棍等,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民族体育运动的的魅力。4、巧用生活、学习用品和用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的学习生活体验,这些体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关心和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特别关注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教室里的课桌,学生背的书包,铺地板的泡沫板,还有生活中的报纸、可乐瓶……很多生活和学习用品用具,都能成为教学的器材。在杂志上看见某校某老师曾利用报纸上了一堂精彩的体育课,我们同样能用书包、泡沫板等进行课堂教学。看:我们的小战士身背“背包”(书包)出发了(走跑交替练习)他们跋山涉水(跳书包、跨书包游戏)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家举“包”欢庆(负重练习)在暮色中安营扎寨(调整、放松);泡沫板围绕教学“趣”字教学:有趣的立体拼图(拼房子、正方体等,作障碍物或投击的目标)。学生在趣中找到了乐,又在乐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大家动手又动脑,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团结协作的新课程理念。如我们组老师上了一堂名为《美化校园》创新课就是通过学生在创建绿色学校的环保活动中得到启发设计的融合环保意识的轻物投掷课。这堂课围绕报纸这种简便易操作的器材开发出轻物投掷(纸飞机)和胸前放纸等游戏活动,巧妙地将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