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能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及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3.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5.通过具体活动探究,认识到化学学习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现象。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梳理】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4固体药品的取用:(1)如何将粉末药品装入试管?(2)块状或颗粒装药品如何装入玻璃容器?5.液体药品的取用(1)怎样将细口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2)如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6.给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2)如何对液体进行加热?(3)如何对固体进行加热?7.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典题精练】【例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泡通电后亮了B.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C.煤炭在燃烧D.汽油在挥发【例题2】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B.石蜡受热会熔化C.铜绿加热后会变黑D.酒精挥发了【例题3】下面一段关于碱式碳酸铜受热的描述中,分析下列①~⑥前画有横线的文字,判断它们属于A~E中的哪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A.反应条件B.反应现象C.物质的化学性质D.物质的物理性质E.反应的结果给绿色粉末状的①()碱式碳酸铜加热②(),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③(),管壁出现小水珠,同时,也有气体放出④()。这是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⑤();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出新的物质⑥()。【例题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C.玻璃仪器用水冲洗三遍就可以D.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归纳总结】一、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变化是由物质性质决定的,反之,物质的变化又是对物质性质的反映。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等都是中考热点。【达标训练】1、“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冰雪融化C、粮食酿酒D、蜡烛燃烧3、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5、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6、图2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量筒,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所用到的仪器。拓展提升:1.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烧杯、蒸发皿B.水槽、量筒C.蒸发皿、试管D.集气瓶、燃烧匙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