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生命绽放的生命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冰心短文两篇《蝉》小思《贝壳》席慕蓉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积累字词•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合拢。•聒聒(guō):持续嘈杂地响,使人厌烦。•宽恕(shù):宽容饶恕。•短暂(zàn):时间短。•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苟,随便。•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苍:上天。•把玩:拿在手中玩赏。蝉小思作家作品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yì)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理解文意1、文章写蝉采用了什么写法?2、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理解文意1、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运用: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理解文意1、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扬: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理解文意2、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不管是写蝉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长短,都要好好地活。精彩的人生最有意义。理解文意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秋天是金色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蝉来说,却是黑色的。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了17年,想到这些“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蝉小思烦蝉——知知不休悟蝉——好好活着恕蝉——执着等待抑扬不管生命长短,都要积极地面对生活。(托物言志)拓展延伸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卵在树洞生活10个月左右。②幼虫在六月七月爬出来。③两个月后,若虫第二次脱皮,成为二龄若虫。④一年后,长大两倍,变成四龄若虫。⑤再过两年,长大两倍,脱皮成为五龄若虫,在夏天爬出地面。蝉的一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⑥产卵后的第6个夏天,羽化成虫。⑦成虫大约只有两个星期的生命。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待死亡。蝉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