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特征》苏善峻教学片断:1猜想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验证猜想: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汇报验证情况生举例验证:(1)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23、16、29.........(2)个位上不是3、6、9的数也可能是3的倍数。如:12、15、18、21、24、30.....、得出结论:3的倍数个位上没明显规律。有可能是1、2、3、4、5、6、7、8、9、0。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2、猜想2:各位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先独立验证,再进行交流验证猜想;举出一些3的倍数,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任意写出一组各位和是3的倍数,验证这个数是否3的倍数。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分析:自从我校提倡“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后,我坚持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更开阔了,语言表达更条理了,学习方法也初步形成了。但在学习这“3的倍数的特征”一节课,我并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原因是:以前学生已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会形成思维的定势,往往认为3的倍数的特征也是个位是三的倍数。为了让学生真正区分它们的特点,所以本节课我认为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不合适。应该让学生亲自去探讨这个过程,展开他们的思维,联想。大胆的提出猜想,并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一步一步去验证猜想是不正确,然后提出新的猜想,从而发现正确结论的过程。事实正如我预料的一样,学生很快就提出第一个猜想“个位是3、6、9的数是的倍数”。引导学生举例验证,如:13、23、26、56、19、29、等不是3的倍数。个位上不是3的有可能使3的倍数。如:12、15、42、45、18、54、24等。3的倍数个位特征不明显。再次基础上提出新的猜想“个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再次指导学生验证。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发现验证的亲身经历,所以印象会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