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假设检验基础假设检验基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目的:探讨监护室护士术前探视对喉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外,还由监护室护士进行访视。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室护士术前对喉癌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可降低其术后焦虑水平。监护室护士术前探视对喉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成组设计的成组设计的tt检验检验为何要做t检验?术前两组平均焦虑评分相差了2.6分,为什么说“两者术前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均数的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总体均数与样本均数之间、各个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别。可能有如下情况:所有喉癌病人的术前焦虑评分的总体均数为31.5由于存在个体变异第1次随机抽取25个病人,测得术前评分的样本均数为29.6第2次再随机抽取25个病人,测得术前评分的样本均数为32.2第m次……………同一个总体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1)两组小样本(n<50)的均数比较,一般采用t检验方法,计算t值。(2)t值反映了两组均数之间的相对差别(而绝对差别就是32.2-29.6=2.6分)。(3)t检验是检验两组均数相差2.6分是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还是本质上的差异。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经t检验,术前两组平均焦虑评分相差2.6分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所以说“两者术前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价于说“两组术前焦虑水平没有差异”而经t检验,术后两组平均焦虑评分相差3.2分是本质上差异引起的,所以说“两者术后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价于说“两组术后焦虑水平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监护室护士术前探视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焦虑水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一、概念与原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一)思维逻辑1、小概率原理: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0.05,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太小,认为很可能不发生。2、反证法思想先假设某事件成立检验在其成立的前提下出现某情况的可能性大小(P值)不拒绝若P>0.05拒绝若P≤0.05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以以定量资料分析的t检验为例讲述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英国统计学家W.S.Gosset(1909)导出了样本均数的确切分布,即t分布。t分布的发现使小样本的统计推断成为可能,因而它被认为是统计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以t分布为基础的检验称为t检验。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书中例书中例6.1:6.1:北方农村儿童前囟门闭合平均月龄北方农村儿童前囟门闭合平均月龄11=14.1=14.1((月月));东北某县儿童前囟门闭合平均月龄;东北某县儿童前囟门闭合平均月龄22未知未知,,但从中但从中抽取样本抽取样本n=25n=25,,x=14.3x=14.3,,s=5.04s=5.04。问该县儿童前囟门。问该县儿童前囟门闭合平均月龄与北方的一般儿童是否有差别闭合平均月龄与北方的一般儿童是否有差别??μ1=14.1(月)μ2)/(5.16)/(150LgSLgXn=25已知总体未知总体=?x=14.3(月)s=5.04(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 μ1(14.1)≠x(14.3)∴μ1是否≠x所来自的μ2?有两种可能结果:1)μ1=μ2=14.1,X≠μ1仅仅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2)μ1≠μ2,除抽样误差外,两者有本质差异。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其中H0假设比较单纯、明确,在H0下若能弄清抽样误差的分布规律,便有规律可循。而H1假设包含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着重考察样本信息是否支持H0假设(因为单凭一份样本资料不可能去证明哪个假设是正确的,哪一个不正确)。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假设μ1=μ2=14.1→X≠14.1仅由抽样误差所致↓x偏离μ1不能太大,衡量其偏离大小的指标为标准t离差,t=(x-μ)/sX,t值应小↓∣t值∣<t界值↓t值对应的曲线外尾面积P值应>α,α一般为0.05。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王静(三)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H0:μ1=μ2,无效假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