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ABCD1.从上面四幅图中,我们知道,农业主要的四个部门是。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获得的产品是本身。2.尉犁县的主要农业部门是,看看你能说出几种当地的主要的农产品?3.夏天,你一定吃过凉皮,你认为它出于哪个农业部门?“烤羊肉串”羊肉来自哪个农业部门?一、农业的概念和重要性1、农业:我们把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展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2、农业的分类:广义农业:农(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狭义农业:种植业3、农业的重要性(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1.从上面的对话中,你可以看出农业的地位是: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产业。2.对比记忆:交通运输业工业的地位ABAABBCCDDDD你能说出图中红线是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A、B、C、D处主要的农业部门?1.我能归纳:东西部农业有差异,东部主要是业,西部主要是业,东西部是以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2.我还知道:D代表的是四大牧区。这里是季风区,降水少,地形主要是,在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造成现象。课本78页漫画《小草的哀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我还能说出:二、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年降水量400毫米线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西部: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牦牛西藏牧区:牦牛东部:种植业、林业、渔业林业:东北林区—最大天然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区西南林区—天然林区渔业:海洋捕捞、养殖---东部沿海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ABCDE2、南北差异地区耕地类型熟制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北方分界线南方秦岭、淮河一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旱地一年1.2熟两年3熟小麦玉米花生甜菜水田一年2、3年水稻油菜甘蔗11、三江平原、三江平原22、、松嫩松嫩平原平原33、江、江淮地区淮地区44、、太湖平原太湖平原55、、江汉平原江汉平原66、、洞庭湖平原洞庭湖平原77、、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平原88、成都、成都平原平原99、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垂直差异讨论: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主要农业部门),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熟制、主要农作物)的差异,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地形、气温、降水等原因ABCD1.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讨论:1.A、B处发展的农业部门能不能互换一下,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做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2.我们当地农民能不能种植香蕉、菠萝等水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3.下列地区适合发展何种农业: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你从哪些因素考虑的。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一)、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1、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所以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2、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水平、装备、市场、政策、与消费区距离农业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的有利的地区。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1.完成课本103页活动题。2.归纳:影响农业因地制宜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讨论:1.BC两处自然环境相差不大,但种植的农作物对换一下,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还是减少?2.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挑战来自哪里?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等2、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耕地农民沼气池秸秆肥料粪便供电、供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