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要素:“流动要素”的对称,是指只能用于特定部门的生产而不能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划分并不绝对。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商品。斯托尔珀-塞缪尔森定理: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都会提高,而其他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会减少,反之亦然。雷布津斯基定律:在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若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要素价格均等化: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重要观点之一,是指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将因国际贸易而趋于相等。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倾向于生产并出口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但贸易的深入必然倒是不同生产要素充裕程度的变化,并引起其相对价格的相应变化。里昂惕夫悖论: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多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是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进行计算得到的结论。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充裕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两个角度定义:1.价格定义法:假设A、B两国劳动价格分别以工资率wa和wb表示,资本价格分别以利息率ia和ib表示,若有wa/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