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作者:吴红所在单位:银川市回民中学联系电话:13895307525一、设计思路:本章内容是中学生物学的经典内容,既要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学素养。本设计以《生物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本实验教学中,教师注意要让学生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情景引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巩固提高等几个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能力,在设计时教师要启发引导,铺垫知识,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在实施实验时实验操作力求规范二、实验内容分析:本实验(萨克斯实验)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一个经典实验,本实验内容比较抽象比如为什么要暗处理,怎样脱色,相关知识学生均没有接触过,实验操作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酒精灯如何正确使用等,也就造成了教师对学生分组实验的组织上有一定难度。且实验步骤多,花费的时间较长,七年级学生在前期的学习活动中,对科学探究活动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已设计并完成《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培养》《鉴定食物的成分》等实验,对单一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有一定了解,但了解还不透彻,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提升能力。三、实验目标:(1)知识目标:a.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及解决的具体策略:1、重点: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2-2、具体策略:亲历实验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参与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切实感受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五、难点及突破的具体办法:1、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主动参与实验设计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具体办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尝试设计方案,教师启发引导,铺垫相关知识,对照经典实验视频,找出不足,进一步理解实验,完成实验。六、实验准备课前预备实验:由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先将天竺葵等放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黑纸片剪成直径2-3厘米的圆形实验效果较好)从上下两面遮住,再用曲别针夹住,放在光下几小时(如按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的话,本实验教学时间应在初冬,室外寒冷,室内自然光照较弱,应用150瓦的灯泡补光一昼夜)并拍照将照片加入课件中实验材料和用具的准备:课件,盆栽天竺葵(黄豆叶等)、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脚架等。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流程图: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课件展示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卡通图片,提出问题:图中狼、羊、青草是什么关系?思考一个最常见的问题:“狼为什么要吃羊,羊为狼提供了什么?”“草又为羊提供了思考,回答。食物链,狼吃羊,羊吃草,青草中含有有机物,等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2-3-什么?”引出青草中含有有机物,青草中的有机物可能是淀粉,“青草中的有机物从何而来”“绿色植物形成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引出探究课题:绿叶能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吗?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训练学生从生活中的生活最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光吗?或绿叶能在光下产生淀粉吗?思考,推测。有机物可能是淀粉,在学习鉴定食物的成分中知道,用碘酒检验淀粉的存在。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作出假设绿色植物能(不能)在光下形成淀粉。注意强调“光下”这个条件。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形成淀粉。注意条件“光”制定计划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你能设计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案吗?(适当点拨)2、如果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