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桥的形状和结构》是小学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7课。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2.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3.“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我在教学中,将前两个活动作为重点来研究。桥的形状结构明显外露,容易观察研究。桥的形状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的形状结构是和功能相适应的。本课的活动设计意在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过程与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教学重点拱形桥和钢索桥的形状和结构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竹条、绳子、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各种桥梁图片一、导入新课1、谈话:看了这些图片中的桥梁,你发现了什么?(桥梁的作用、材料、形状、结构等)2、板书课题:桥的形状和结构二、研究拱桥1、(课件示图:各种拱桥)观赏一组拱桥,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他们有什么特点(都是拱桥,路面分别在上、在中间、在下面)(可以适当的从桥墩的大小、桥面与水面的距离、周围的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桥梁建设与周围的环境、人们的需求、建设资金等因素有关。)2、演示实验请两位同学把一根竹条向内推,使之变成一个拱形,让他们谈推的感觉。再用绳子把竹条的两端系住,让学生认识没有外推力的拱。3、你们觉得拱在路面的不同位置,拱的受力情况有什么区别?小组讨论交流。桥面在拱上方的桥,拱受到路面的压力会产生向外的推力,需要巨大的桥墩抵住这个力。桥面在拱下方的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同时,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也增强了桥面的抗弯能力。4、拱桥承受压力的能力很强,和梁式桥比较,拱桥可以有很大的跨度。三、研究拉索桥1、出示课件杭州湾跨海大桥,问学生这是拱桥吗?它有什么特点?(跨度大)2、为什么要建造大跨度的桥?(同桌讨论)3、请你仔细观察(课件出示金门大桥),钢索桥有哪几部分组成?(桥面、桥塔、拉索)4、钢索吊起桥面的方法不止一种,看图片,认识斜拉桥。人们把钢缆悬挂下来的索桥叫悬索桥,把钢缆从桥塔斜伸出来的索桥叫斜拉桥,这是现代才发明的一种桥梁。5、结合图片,比较两种钢桥的不同之处。(斜拉桥没有巨大的桥墩,跨度没有悬索桥大)四、课堂小结1、学了这节课,你知道了关于桥的哪些知识?你认为哪种结构的桥梁最好?(没有最好,因为不同的桥梁结构有不同的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比如在水面宽阔、船只来往频繁的地方适合建造(钢索桥);在宽度不大,两岸有坚硬岩石的地方适合建造(拱桥);在狭窄的水渠上只要铺上一块板就行了……现在结合不同结构的组合式桥梁越来越多,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不同结构的优势。五、课外延伸调查了解家乡的桥。板书:桥的形状和结构上承式拱桥拱桥中承式拱桥不同的桥有不同的功能下承式拱桥钢索桥悬索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斜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