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七0集)2011/6/26台湾高雄档名:02-039-0470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九十一面第六行,从「以下数句经文」,从这里看起:「以下数句经文,重明自他二利与平等说法之德行,因游刹度生均不离说法也。但说法不能离自觉,故下云: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圆满。此四句以舍离执著为首者,因此实为入道之关键」。昨天学到这个地方。这个里面的意思很深,也非常重要,真正想入门、想契入佛的境界,这是一个关口,关键的所在不能不知道,就是舍离妄想执著。经文说了前、说了后,当中省略掉,一定包含在其中,如果具体而言,那就是舍离妄想、分别、执著,《华严经》给我们说这三桩事情,统统都舍离掉了,「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这世尊在《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全都证得了,这句话是大圆满,全都给我们说出来了。妄想是无始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就是烦恼之多,分别给你带来烦恼之多,就像尘沙一样,数不尽的;再底下一个,就是见思烦恼,《华严经》称为执著。所以执著就是见思烦恼,分别就是尘沙烦恼,妄想就是无始无明烦恼。这个东西不能不放下,这三样东西不放下就不能证得。要想证得那你就一定得放下,只要一放下,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什么?成佛了,究竟圆满的佛果。「故经续云」,这经上接著说「成就无量功德」,只有如来果地才是真正成就无量功德。从这个意思我们就能体会到,念佛重要,重要在哪里?这一句佛号,原来就是诸佛如来无量劫中成就的无量功德,以此功德加持给我们。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加持一次,念两句就加持两次,诸位细心去思惟观察,是不是这个样子?如果是的,如果是真的,我们再也不怀疑。这是真实的,不但是真实,真实当中的真实,决定不是虚妄。让我们联想到,这部经、这部注解跟佛号的意义、功德是相等的,世尊为我们介绍,这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修学的功德成就。我们将这个经念一遍,就得到弥陀如来无量劫的功德成就加持;我们起个念头,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亦复如是。所以佛在这经上常常说,「功德不可思议」,决定不是假的。「无碍慧者,指圆融通达之佛慧」,我们要特别重视「圆融」这两个字,为什么?我们确确实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不会圆融,所以跟六尘境界的关系不好,关系要好,哪来的灾难?关系好,不可能发生灾难,发生灾难自己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关系没搞好。人与人之间冲突、矛盾,有了误会,什么原因?关系没搞好,不知道圆融,没有通、没有达。要怎样才能够圆融通达?当然最好是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那就没有一样不圆融,没有一样不通达。烦恼习气没有放下,你就得修忍辱波罗蜜,你得要学习拓开心量。拓开心量是必须要修的,为什么?古大德常说「量大福大」,如果心量不拓开,你的福报就有限,你没大福报。大福报第一个条件是大心量,佛福报之大没有人能跟他相比,原因是什么?他的心包太虚,他的量周沙界。我们一听,自叹不如,我没那么大的心量,你就没有他那么大的福报。如果真正要想得大福报,这心量不能不拓开。下面说《魏译》,这个无碍慧,「《魏译》作无碍智」。「《大集经》云: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这是《大集经》两句偈,说明无碍智慧它起的作用,对於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全知道。「又《法华经化城喻品》: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这个灭度意思也是很深,什么叫灭?什么叫度?灭是烦恼习气灭了。放下执著,见思烦恼灭了,成阿罗汉,这是度的意思,把他从凡夫地度到声闻地。分别、尘沙烦恼断了,把声闻缘觉提升到佛菩萨,这也是度,度他成菩萨,度他成佛。如果再向上提升,把起心动念放下,这就是灭无始无明烦恼,帮助菩萨证得平等法身,他是实报土里面的法身大士,这是灭度的意思。在四谛里面,因为只用一个字,苦集灭道,就是四谛里的灭,灭谛。无碍智慧能知佛灭度、声闻灭度,见古佛如见今佛,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境界里头,时空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没有先后,事情的发生就在当下。《华严经》上跟我们说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