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奶奶家》学导案1课题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去奶奶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孟颖娜授课班级3.8授课时数一课时教材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连乘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生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计算,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学情分析:所教班级整体情况较好,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积极,举手的同学比较多,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讲解的过程越来越有条理、思路也越来越清晰,部分学生思维特敏捷、而且非常有想法,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广。但是作业的整体整洁度却不太高。学习目标: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法指导:通过创设情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索、交流,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学习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课程资源:教师:多媒体课件学导过程:预习案环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自学质疑自主预习我能行1.情境图中说了一些什么事?2.你能用完整的语言叙述这道题吗?教师点拨2:看清情境图里讲了一件什么事?需要算什么?2研习案合作探究新知探究我最棒一、探索连乘题的运算方法1.指名学生读题。2.引导估算,“大约花了多少钱?”(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①把24听看成25听,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②把24听看成20听,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③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④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3.引导精算。(1)学生独立计算。(2)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①24×3=72(元),72×2=144(元)②24×2=48(元),48×3=144(元)③24×3×2④2×24×3(3)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三和方法四。(4)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5)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6)总结:连乘式题,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自我评价:☆☆☆☆☆老师评价:☆☆☆☆☆教师点拨一、2.(2):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教师点拨一、3.(5):连乘式题,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精学训练二、巩固深化:1.15×4×7125×8×6102×4×5(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书.(2)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渗透102×4×5可以简算。(3)指导102×4×5的简算方法,并训练。三、我们一起谈收获这节课我的收获是:。自我评价:☆☆☆☆☆老师评价:☆☆☆☆☆教师点拨二、2.(2):在估算中可能会出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把两位数都看成相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3检测矫正我能闯过检测关2.第2题。估计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1)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2)全班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学生可能用以下方法进行估算:①根据一个班的人数和班级数,估计全校总人数;②根据一个年级的人数和年级数,估计全校总人数;③根据做早操时队列的有关数据,估计全校总自我评价:☆☆☆☆☆老师评价:☆☆☆☆☆教师点拨二、2.(2):在估算中可能会出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把两位数都看成相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践习案拓展延伸巩固应用我能行1.哪道题的得数大?画“√”。0+1+2+3+4+5+6+7+8+9()0×1×2×3×4×6×7×8×9()2.小明一分钟打41个字。(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没打完?(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3.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的棵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