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件 腰椎管狭窄症VIP免费

课件 腰椎管狭窄症_第1页
1/15
课件 腰椎管狭窄症_第2页
2/15
课件 腰椎管狭窄症_第3页
3/15
腰椎管狭窄症概念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除导致椎管狭窄的各种独立的临床疾病以外,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迫,应统称为腰椎管狭窄症。椎管横径与矢径关系腰椎椎管有2个径值:矢状径与横径椎管狭窄:横径小于18mm,矢状径小于13mm。矢状径数值10一12mm为相对狭窄。如小于10mm为绝对狭窄腰骶神经根管神经根自硬脊膜囊发出.斜向外下,直至出椎间孔外口所路经的管道分为入口,中间和出口三个区入口区神经根自离开硬膜囊至峡部的上缘区域:盘黄间隙中间区相当于椎弓峡部区,为真骨性区:骨性侧稳窝出口区椎间孔骶1神经根平均长度为3.5cm,腰53cm,腰42.5cm;侧隐窝临床为观察侧隐窝狭窄与否,常以测量其矢状径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侧隐窝矢状径为椎弓根上缘处,上关节突前缘和椎体后缘之间的距离矢状径在5mm以上者为正常.4mm为狭窄临界状态,3mm以下者为肯定狭窄椎间孔相邻椎骨两侧椎弓根之间有一椎间孔此间穿有神经根和动、静脉腰椎椎间孔的密度自腰1-2至腰5骶1逐渐减小,但穿出的神经根却逐渐增粗椎间平面不同,其椎间孔大小差异较大病因与分类先天性(发育性)腰椎管狭窄1.特发性2.软骨发育不全获得性腰椎管狭窄1.退变性2.混合性椎管狭窄3.脊椎滑脱(狭部崩裂)4.医源性椎管狭窄5.创伤后(晚期表现)影像学检查-CT扫描骨性退变增生,以及上下关节突的增生和肥大均可显示出来对于黄韧带增厚或骨化及结构重叠,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及手术后残留的椎间盘组织等均能显示并不影响扫描图像这种非侵入性检查技术能从病变部位的横截层面显示病变特点,为病理变化、临床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影像学检查-CT扫描软组织窗(W<800)椎管矢、横径分别小于11.5mm和16.5mm,或骨窗分别小于l3mm和17mm时,为中央椎管狭窄矢、横径分别小于8mm和11.5mm或9.5mm和13mm时为绝对狭窄硬膜囊矢、横径,则在7mm和11.5mm以下为椎管狭窄,而小于5mm和8.5mm时则为绝对狭窄黄韧带正常厚度在3.5mm左右,若>3.5mm,亦可为导致硬膜囊矢状径变小的重要因素影像学检查-MRI在TR/TE为500/30ms(即T1加权)条件下即能清晰显示腰椎椎体、椎间盘和椎管结构及其内容的影像.而在TR/TE为1500/40.80ms(T2加权)成像可观察到上述结构的信号强度的变化情况。对进一步识别影像有益T2加权成像能够进一步识别椎间盘含水状况并显示脑脊液与硬膜外组织的界限。即能以硬膜囊形态变化和椎间盘组织间位置关系来判断该部病变临床表现马尾性间歇性跛行在骑车行进中可不表现有上述症状腰背痛亦为常见主诉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相比较轻微双侧根痛表现为主所引发的放射性下肢疼痛是相似的主诉多、体征少病人就诊时其主诉与实际检查结果不一致诊断本病50岁以下者较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1.腰痛伴间歇性破行;2.直立或行走时腰痛,下肢麻木;前屈位时疼痛、麻木缓解;3.腰部后伸时出现腰腿痛及麻木。治疗保守治疗--缓解部分的临床症状休息或服用镇痛、抗炎药物和锻炼手术治疗--目的是对受压的马尾和神经根组织进行充分、有效的减压手术方法近年,国内外一些学者就腰椎椎管狭窄手术治疗问题多强调针对不同致病病因和有限化术式的手术治疗原则,不主张以单一方式大范围减压的手术方法。设计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达到彻底减压并能维持木后腰椎的稳定性,保留小关节的扩大椎管减压术和椎板成形术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EN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件 腰椎管狭窄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