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优质课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在一堂课里,应该体现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而我们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必须搞清它们在一堂课中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应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知识目标应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整节课环节不多,却因为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有了依托,也就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一节高效率的优质课要使学生知识得到丰富和更新,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和扩展,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与提升。二、从教学过程来看,一节优质课应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1、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论的深刻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理论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在生动的现实例子和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逐步得出结论。理论植根于学生实际,并引起了学生的深刻思考,自然达到了教育的目的。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节优质课应是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预设有四个要求: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二是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顺理成章的形成结论,条理极为清晰。三是设计三、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实效性的关系来看,形式要服从和服务于内容,防止形式化。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启发讲授式、信息技术整合式、合作探究式、体验式,这些方法应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教学方法能使你轻松的达到教学目。四、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来看,一节优质课应是合理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力求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合理、适度。合理表现在:1、使用课件的必要性,可用可不用的不用。有些老师在课件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如搜集了许多图片,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对于观点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由于图片太多太滥,反而冲淡了主题,所以课件使用的首要原则应是必要性。2、创新性。如“三口锅”,第一幅图从锅底拍照,谁也看不出来是什么;第二幅图从上面取景,隐约猜出是带锅盖的锅;第三幅图就明明白白是口锅。这样的课件设计既贴近学生,又有创新,很好的说明了多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3、实效性。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一定要从实效出发。总之,我们应该明确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课件的使用应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有利于突出主题。五、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来看,应创造性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防止两种片面性:一是以课本为中心,二是偏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泛化。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那么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呢?如何避免以课本为中心和偏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泛化两种片面性呢?结合本次优质课评比中的展示课,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实现教科书内部课程资源的相互整合。2.实现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时事材料,以充实教材,又要适时介绍本学科最新的时事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此外,还要加强政治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3.实现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整合。所谓多样整合,即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最后用沙福敏女先生的话来总结此次全国优质课:堂堂都精彩,课课有新意,是艺术的享受,比一顿丰盛的美餐要有意义多了。春风关不住,佼佼者突颖而出。这次学习,留给我的思考很多。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大胆探索,善于总结,各人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认为要形成以我为主,加强学习,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听课后的些许感想,希望能与大家共勉。优质课评比的误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