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辫中医性膀耽受。药用八正散加减治之,服药六剂弗教,请任师会诊。现症:尿频急、痛,淋沥难尽,脐腹满阎,小腹胀坠,腰痰膝软,口昔咽干,瞀闽烦躁,无明显寒热,既往曾有尿血病史,诊颜面黯红而苍,舌苔白黄薄千,脉弦细糟。检尿蛋自(±),自细胞(3~4),上皮细胞(7^一8)。任师日此患虽为膀胱屎路之疫,然病本在于肝肾,故单纯清利则无功。肝之经脉环绕阴器,愣司二使开窍二阴,故肝肾二经损伤。则发淋疾。然瘸患初暂,肾伤不甚,当以治肝为要。治宜舒肝理气,佐以清热通淋。处方:柴胡、牛膝、香附、路路通、术芙蓉叶各I5克,自芍、灵仙、枳实,地丁草各IO克,荔枝核2O克,蒲公英30克三荆知,右剂已,检尿常规阴性。药简效捷,不旬日而竞全功。结语任师常言:淋证多系西医之尿路感染疾患,而凡淋证初起,多有湿热为患者,放清热利湿通淋,本为治淋常法之一。然淋之病育久暂,辨证有虚实。今医者,只识其常而忽弃其变J或单纯以西医的观点指导用药,泥于清利之法,动辄八正、五淋、小蓟饮子之辈,早犯医家大忌;且有久病者,正气已虚,不堪苦寒攻饯,一误再误,每使痫者步病于疫而多病于医。故良医临症,必奉辨证论治为圭臬。女Ⅱ证治汇朴》言:“淋有虚实,不可不辨。如气淋脐下妨阎,诚为气滞,法当琉利;若气虚不运者,又宜补中。血淋腹硬茎痛,诚为死血,法当去瘀;然血虚、血冷者,又当补肾。惟膏淋有精溺浑浊之异,非滋阴不敷J劳淋有脾肾困败之状,非养正不除”。实为治淋简要之论,深得辨证论治奥旨。韩绍康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韩兼善韩兼思“黄建业“韩绍康先生(1g09~1g88),字开源,广东省番禺县古坝乡人。祖辈业医,髫龄便受先辈医学熏陶,18岁即悬壶于家鲁,1940年移居广州行医。1958年受聘于广州中医学院,为针灸教研组专任教师,1963年又被聘为广东省中医研究所针灸顾问。1984年,联邦德国国际中医学会主席Dr·Mr·Cmrl-HermaanHempen(汉盆先生)慕名来访,1985年,被聘为联邦德国国际中医学会名誊会员。先生在中医学术上,造诣颇深,尤擅针灸。曾主持过“针灸治疗疟疾”等科研活动,先后于《广东中医》和新中医》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对五腧穴的认识和运用》一文,被译成德文,1985年9月,发表于联邦德国国际中医学会主办的A·M·S中医学报上,得到西德等国外中医学术界的好评。—’‘学术思想:生嘈镆噩》,通过多年的匮学临床实践,对《内经中的阴厢五籽、五运六气、脏象经络、营卫气血等基本学说,均有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尤其对人迎.寸口的脉诊法、三焦的概念,有独到的见解。在经络学说的研究方面,他能通过适当的针刺方法,诱发病人感觉有气”在体内运行,与《内经》所记载的“营气或“卫气”的运行规律,基本相符。先生认为,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是揭示经络现象的重要手段,还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和研究。对于《伤寒论》,认为要掌握伤寒卉经气化及三阴三阳开、阚、枢的理论和《伤寒论》中,常易被人们忽视的针灸与药物并施的治疗方法。广州华南缝切机工业蛰面卫生所-巳出匿定居,现在秘鲁利马市¨广衷省封开县中盛院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一九八九年第十期9对温病学方面,他认为要认识温病学说本子《伤寒论》,又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应融汇贯通,各取所长,而治,温病,除用药物外.常可配合针刺方法。先生处方用药,每胆识过人。用附子或石膏数两,也不嫌其重他不囿于西医病名,强调中医辨证论治,治愈了不少疑难重证。先生擅长针灸,刻意钻研《内》,《难及《甲乙经,《针灸太成》、《奇经八脉考》等名著,并吸取历代各家经验,通过实践,取长补短.自成一家。其经验总结如下t(一)针刺治病,∞先详细辩证他认为,在针灸前,当先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为选择穴位和具体蒯灸方法提供依据,当毫钟刺入穴位后,如发觉针下虚实与自己的辨证结果不相符时,则应以针下感觉为准。因此,他认为,针下的虚实辨证,常可补充外诊八纲辨证之不足。(二)选穴少而精,尤重择时在选穴方面,先生主张少而精,经常独取一穴,且十分重视针灸与时间的关系。他经常引用《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的:“凡刺方法,必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