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12.1授课教师周课时序数第十五周共4课时第1课时课题欧姆定律专题一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典例剖析课型讲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知道欧姆定律和电路关系(串联电路);2.学会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关系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过程方法1.知道欧姆定律和电路关系(串联电路)(图表法);2.通过典例学会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关系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教学重点及方法教学重点方法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关系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讲解、讨论教学难点及方法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关系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方法讨论教学用具教师PPT学生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㈠.引入新课㈡.进行新课㈢.课堂练习㈣.教学总结㈤.布置作业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㈠提问引入新课㈡新课教学教师: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常会因为局部电阻的变化或开关的不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今天分析串联电路电表示数的变化的判断和典型题。【板书】欧姆定律专题一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一)解题方法第一步:识别电路识别用电器连接方式(电路类型)是串联还是并联?各电表测量对象分别是谁。第二步:分析电阻分析各种原因造成变阻部分阻值变化情况和整个电路等效(总)电阻变化情况。第三步:判断电流、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或电路电流、电压等关系,判断整个电路和定阻部分电路电流、电压变化情况;最后分析变阻部分电路电流、电压变化情况。(二)题型一:变阻器型1.(2014•济宁)小梦为济宁市2014年5月份的体育测试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图的四个电路中,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引导学生分析:略2.(2014•济宁)小梦将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某位置调到另一位置时,R1上的电压变化,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变化。关于与的大小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思考: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原因。思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B.C.D.无法比较引导学生分析:略二.假变阻器3.(2014•绵阳)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b向a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小灯泡L的亮度分别会()A.变小、不变B.变小、变暗C.变大、变亮D.变大、不变引导学生分析:略三.开关型4.(2014•眉山)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引导学生分析:略四.应用型5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试仪”在校科技节上备受师生们的青睐,“风力测试仪”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R0为保护电阻,AB为长20cm、阻值为50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2N的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球P受风力的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当偏转到电阻丝的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已知悬挂点O与电阻丝B端的距离为10cm,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思考:变阻部分的形式表现方式。思考: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的关系;以及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时间的关系:本节专项练习,组织学生课后完成。擦,求:(1)R0的阻值;(2)无风时电流表示数;(3)在风力作用下,当金属细杆OP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出F风的力臂,并求出该力的大小.引导学生分析:略㈣课堂小结1.如何分析串联电路电表示数的变化?2.串联电路电表示数变数有什么规律?㈤.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欧姆定律专题一电表示数的变化(串联电路)(一)题型说明(二)解题方法(三)典型例题一、变阻器型二、假变阻器型三、开关型四、应用型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