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南关小学吴丽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点:1、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2、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两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引情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他们非常幸福!生:我感到他们的生活非常快乐!师: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所发出的呼声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想知道吗?那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们。(生轻声朗读课文)师:哪谁能说说这个中国孩子师谁?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生:这个孩子是雷利,师: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生:他发出的呼声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师:雷利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生:因为他亲爱的爸爸在维护和平的战争中牺牲了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1师: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爸爸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2—4自然段,并想一想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下来并读一读,体会体会。师:谁来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A、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B、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我觉得爸爸是个热爱祖国的人师:爸爸师位维护和平的勇士,所以加利先生才会赞扬他说:(课件出示句子1)师:爸爸要去参加维和行动了,对我和妈妈是多么的不舍……(课件出示句子2)生齐读师:我的爸爸是一个多么有才华的人啊,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课件出示句子3)生齐读师:我的爸爸这么优秀,我又怎能不为他而感到骄傲呢?我多么的希望爸爸能够早日回来,能够亲手把那顶蓝盔带在我的头上,然而我们接到却是爸爸的灵柩,他们的亲人怎能不悲痛欲绝,就让我们一次来感受那份心情(出示视频一)师范读3、4段。师:此刻,孩子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哪冰冷的遗体,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生:交流汇报就让我们带上悲愤的情感再读一读这一段吧(课件出示第4段)生自由读师:孩子们,你们听见了吗?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再呼唤什么?生:和平和平和平师:你听见了吗?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的人都听见了,爸爸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爸爸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爸爸呼唤的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读出来吧。生:……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师: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位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一位爱孩子的好爸爸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牺牲的,爸爸的死是光荣的,但爸爸的牺牲有没有唤醒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呢?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师:是啊世界并不太平,回顾我们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呢?齐读这句话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容易遭到破坏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4、让学生来亲眼目睹战争的残忍性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灾难。(课件显示战争场解说)师解说: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无情的战争使他们痛失家园,房屋倒塌了,学校被炸毁了,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辜的孩子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有的失去了双手、双腿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