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公鸡教案及反思李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公鸡的基本结构特点,学生捏塑大公鸡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感受运用多种语言进行造型的美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大公鸡的基本结构特点,捏塑大公鸡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美丽的大公鸡。教学用具:彩泥、课件等。学生用具:彩泥等。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导入新课猜谜语: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外衣。……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2、了解大公鸡的基本结构特点。提问:说一说公鸡的基本组成部分及结构特点。3、请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公鸡的形态。4、欣赏公鸡图片5、探究大公鸡的制作方法(1)概括基本形。(2)抓住特征添加装饰。6、教师示范讲解方法(1)捏出基本型(2)头部特征表现(3)颈部装饰(4)翅膀的表现(5)尾部的装饰7、提出作业要求抓住大公鸡的特点,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喜欢的大公鸡。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要点:1、抓住公鸡的特点表现。2、多种造型语言的综合运用。陶艺课是以陶土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工艺课,是一种体现美术教学新理念,给学生提供休闲创造的艺术教学活动。通过陶艺的学习,尝试陶艺工具、材料的使用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陶艺的学习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通过几年的陶艺教学实践,我认为:开展陶艺教学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快乐活动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充分张扬个性、开发潜能、体验成功的天地,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丰富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拓展创造型思维开辟了无限的空间。本节课是自编教学内容,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尝试教学。创设本课题的意图是:陶艺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把陶艺课程跟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在小学高年级和高中的学生中共同开展本节课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他们的想象力、对工具的使用、制作表现与课堂气氛及作品完成情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为校本教材的开发积累素材及经验。反思:教学内容安排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往的陶艺教学内容按照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法、雕塑挖空法等等专业的教学方法来授课,过分注重技法的传授,学生往往不配合。体现在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经过反思后明白:我们的陶艺课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空间中创造出蕴有他们内心情感生命的陶艺作品。更注重的应该是学生的创作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培养的目标不是把学生都送到美术学院去。太多的专业知识传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束缚他们的想象空间。在以后的陶艺教学内容开发方面,应更民主的征求学生的意见,想他们之所想。多安排一些他们感兴趣、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