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我们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差,信息闭塞,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语文课程资源极其缺乏,使许多老师只有教材可教,学生只有课本可学,课堂常常被迫局限于教材的模式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看到了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使我们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为农村学生“互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创建了条件,很多语文教师也深刻的体会到: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小学语文全面落实二期课改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然而在我们尝到了教学的甜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时,又一个“思念”也留给了我们:我们这些农村教师在学校规模不大,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将如何让这些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并真正为教学服务呢?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的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的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由于身处农村的学生没有身临其境过,课上就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先通过画面展示桂林的美丽风景,用逼真的画面是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然后想象画面,练习说话,再配上优美的课文朗读,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不能及的。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掌握新的学习方法课前我认真观察《示范课》栏目中课堂教学实录,从名师们的教学思想、结1构、方法、手段和内容各个角度去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在自主.合作.探究”新的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方面受益匪浅。学生们通过看课例资源,领悟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当孩子们看到了课例中的孩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探讨问题,并大胆的向老师提出问题……他们天真地问:“老师,我们也能那样吗?”我微笑着点头他们一蹦老高。在随后的学习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很自然的走进了他们的脑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让他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时,他们总能较恰当的找到适合于课文、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我深深的记得,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孩子们自读一遍课文后,几个孩子向我提出:这篇课文很适合他们合作学习,他们很想分角色朗读表演。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让学生进行创新,需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思维才会随之展开。引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有影像达意、声画传情的特点、使学生进入画面意境,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形象思维。如在教学十年后……》想象作文时,学生对未来很渺茫,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源播放了有关未来世界的许多精彩画面,这样使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阀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之中,当然出来的作文更是妙不可言。我都情不自禁的说:“如果没有远程教育资源,些孩子就不会长出想象的翅膀”。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生学完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资料,它仿佛是一个奇妙、神秘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