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通过认真学习,感受颇多,概括起来,有三个要点。一、课堂改革的关键有三点:1.创新。敢于丢掉自己熟练的,并且认为特别擅长的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培养了教师较多的特长,总能看到课堂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老师讲的不一定是学生需要的,学生需要的老师不一定是要讲的。高效课堂要求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出发,所以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是讲学生之所想。2.变化。深刻熟悉高效课堂体现的意义不是形式的变化,而是课堂本质的变化,是对学生负责的变化。高效课堂的重要变化在于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个课堂不再是老师与学生的单向或者双向的交流,而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多向交流,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从知识的传授角度分析,学生之间的讨论更容易强化对某些问题的深入分析、理解,更有益于掌握。所以,讨论、展示的环节不是可有可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展示深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在课堂最后的点拨阶段更能有的放矢,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3.挑战。敢于自我挑战,努力提升个人水平。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知识水平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敢于、善于放开课堂,勇于接受高效课堂的挑战。二、课堂教学的关键有三点:1.学案。编写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着力点、一个抓手,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总纲,所以编写学案要注重可行性、系列性、知识性、趣味性等。2.展示。学生展示要体现学生真实水平。学案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板块:通过个人学习弄通学案内容的三分之一以上,通过讨论解决超过三分之二的题目,通过老师点拨明白全部。所以,老师通过对学生展示内容的分析,明了学生对学案理解的真实水平,以保证点拨到位,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学案内容。3.结构。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容量、结构和节奏。教师编写学案、上课要把握好各科、每节课的容量问题,要深入调研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把学案做好大部分。上课期间,要合理安排课堂结构,要把握课堂节奏,要让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兴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三、学生要解决的关键有三点:1.洗脑。十多年的老师传授、学生听讲的传统课堂,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局面,所以高效课堂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洗脑,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高效课堂的好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相互借鉴。2.主动。学习的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学会主动学习,从自己的知识体系出发,查漏补缺;一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主动、积极地完成各项任务。3.积累。积累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各种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分类、总结、积累,做到举一反三。课堂教学还要能做到精心设计与详尽准备,这才会上出一节节的高效课,有了这样一节节、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的高效课,学生自然就愿学、善学、乐学。有了高效的课堂,就有了学生的更高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