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盛丰小学信息技术建设应用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二、学校现状分析襄阳市盛丰小学与庞公中心学校属于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所辖区域内除盛丰小学外,还有河心小学、王家洼小学、十家庙小学。盛丰小学现有教职工48人,学生人数680多人,学校在2013年11月每个班配齐了电子白板,实现了宽带网络、优质资源班班通,由于襄阳云平台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所以学生学习空间还没有实现人人通。但由于电脑白板在盛丰小学发展有点快,很多老师对电脑、白板的操作还不太熟练,为此在盛丰小学后期工作主要在对老师培训上下功夫。对于其他三个学校,除与盛丰教师一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外,主要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多方面筹集资金,借襄阳市建设教育信息化城市眼明手快东风,尽快将三个学校电子白板教室安装到位实现三通。三、建设发展步骤和建设内容第一阶段(2015年):1、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2、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具备信息化办公和教学的基本能力。3、对所有中心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熟悉电脑操作技能,能利用电脑进行辅助教学,制作课件。能上传、下载教学资源,发表教学评论等。4、计划投入资金,使中心学校所有教师达到一人一机。加大微机室的投入力度,对需要更新换代计算机要及时更新,确保师生能够正常上机使用。第二阶段(2016年):1、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下辖村级小学的投入,准备对每一处村级小学建设年级多媒体教室1个,每个教室都安装上电子白板,实现三通。,2、对3处村级小学完成微机室配备,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技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3、对村级完全小学添置教师用微机,达到村级小学教师用机一人一台,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阶段(2017年):1、继续对需要更新换代的计算机及时更新,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畅通无阻。2、按照国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要求,我们对项目的设计是以混合式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多项目整合下行设计。做到学什么、设计什么、实践什么,实现当年所学为当年所用,能够转化为教师规模化教学行为。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形成有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襄阳市盛丰小学校长王德华电话1397223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