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徐金国“智慧语文”的教学主张VIP免费

徐金国“智慧语文”的教学主张_第1页
1/6
徐金国“智慧语文”的教学主张_第2页
2/6
徐金国“智慧语文”的教学主张_第3页
3/6
独立思考·实践创新·执著追求——我的“智慧语文”的教学主张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徐金国漫步在语文教学的丛林,凡是在语文教学上取得成就的名师,他们都在其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对语文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上升为一种思想,转化为指导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理念。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语文”,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蔡明老师的“生态语文”,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王开东老师的“深度语文”,等等。这些名师正是基于各自不同的语文教育理念,于是,他们的语文教学无不彰显出独特的个性风格,展现了语文独特的魅力。二十多年,在语文教学之途上一路追寻、一路跋涉、一路前行,偶尔驻足回眸,从那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上,努力寻找一个别具个性的自我,姑且总结为——智慧语文。一、“智慧语文”主张的本质追求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说:“在古代学校里,教学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则降低了目标,教授的只是知识。从神圣的智慧沦落为教材学科和知识,标志着多少世纪以来教育的一种失败。”而知识与智慧相比,知识是僵化的,智慧是灵动的;知识是平面的,智慧是立体的;知识是静止的,智慧是生长的;知识的功用是有限的,智慧的能量无穷的……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要把学生一个个培养成为大写的人,仅仅教给学生语文的知识技能、习惯方法,仅仅把语文视为学习的工具、交往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把语文教育视为应试升学的工具、生存的工具更是可怕的。语文教育必须回归育人的根本,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修养的文明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人,这应该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的归宿。智慧语文教育理念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强调“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本”,强基方能固本,固本方能立人。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要让语文教育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批判地吸收西方课程教学的理念固然不可或缺,但更多的还是要回归传统,要从几千年母语教育的传统中汲取精华,要从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的滋养。让语文教育回归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而不仅仅只是在教室里、课堂上和书本上学语文。通过大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阅读中寻求智慧,在写作中彰显智慧,在实践中创生智慧,这是智慧语文始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语文教育是养成的教育。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养成教育入手,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言说习惯、思考习惯、写作习惯开始。习惯源自细节,习惯缘于积累,而好的习惯背后透视出的是思想、是哲学、是智慧。智慧语文教育理念追求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向思想的深处进发,向精神的高度攀爬。只有智慧的教师方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只有智慧的教育方能成就学生智慧的人生。二、“智慧语文”主张的核心内涵“智慧语文”教学主张强调“做智慧教师,教智慧语文,育智慧学生”。具体地说,就是追求通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与同行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让师生的智慧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得以开启、得以发展、得以丰盈,让语文课堂通过师生智慧的碰撞,带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和幸福的体验,达成语文课堂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的“三维目标”,从而真正把教师和学生都发展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境界的人。做智慧的教师,强调教师要能够立足现实,知难而进,对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与措施。当今的语文教育,旗帜繁多,门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想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风格的智慧语文教师,必备的品质就是独立思考。唯有思考,才能冷静,才能怀疑,才能清醒;唯有思考,才能务本,才能创新,才能求真。所以,做一个智慧的教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的智慧;二是专业的智慧;三是方法的智慧。首先思想的智慧,关键是深刻、独到和创新。所谓深刻,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够独立地研究课程标准、教学纲要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徐金国“智慧语文”的教学主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