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承租方的进项税额和会计处理的方法融资租赁承租方的进项税额和会计处理的方法例1:2016年12月1日,一般纳税人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乙公司根据甲公司的需要,购入塑钢机一台,租给甲公司使用。合同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期: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共3年。2.租金支付:自2017年1月1日,每年年末支付租金不含税价200000元。3.该机器在2017年1月1日购入,购入价500000元,支付税额85000元,取得增值科专用发票,并于当日登记入账。4.该机器的估计使用年限为4年。5.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11%。6.租赁期届满时,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不含税价80000元,承租人可以不含税价款30000元行使优先购买权。对承租方甲公司的以上业务的增值税和会计做出处理(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处理略)。一、关于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一)判断租赁类型1、判断租赁类型的会计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第六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此种情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在租赁开始日根据相关条件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让,但是,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其中“几乎相当于”,通常掌握在90%以上(含90%)。(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2、判断租赁类型的税收规定财税[2016]36号)附件1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六)项第5目第(1)细目规定,融资租赁服务,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租赁活动。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有形动产或者不动产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租赁物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照残值购入租赁物,以拥有其所有权。不论出租人是否将租赁物销售给承租人,均属于融资租赁。3、租赁类型的确定本例中,租赁期3年,租赁资产使用寿命4年,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达到75%(3/4)以上,仅此一项条件便可判断符合租赁会计准则融资租赁的标准,因此从会计角度判定,本例租赁行为为融资租赁。本例乙公司是根据甲公司的要求购入的塑钢机并租赁给甲公司使用,在税收上也符合融资租赁的特点。(二)租赁期开始日应当确定的其他会计事项1、相关的会计规定(1)租赁期开始日会计处理的基本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第十一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第一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2)承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第十一条规定,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3)租赁开始日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第十一条规定,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执行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开始日。《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第一条规定,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