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内容:数一数。课本第2—5页内容。导学分析: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此外,教师要转变学生在幼儿园那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数数等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数数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学重点: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导学难点: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就在自己身边。导学准备:与教材同步的课件导学过程:前置性学习:让学生观察新学校、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数字来表示一、预学1、创境引入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2、出示自学导航:(1)看一看:图中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2)数一数:图中还有些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说说是怎么知道它的数量的?(3)说一说:我看到了(),它有()个,我是这样数的:(4)认一认:先自己试着读一读你刚才数的数,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1、小组交流学生交流,教师把数的数板书在黑板上。如果有学生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他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对不对。2、展示点拨(1)数数量是1的事物师引导:图中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有几位老师?(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教师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师: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结合数数给学生渗透有序数数的思想。此外,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3)认读1~10各数: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3、归纳整理: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数一数(板书课题),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我们在数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三、评学1、巩固反馈(1)数数游戏:数教室里的实物。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2)找一找:在我们身体上藏着哪些数?请你边指边数。(3)猜一猜老师一只手最多能拿几枝粉笔?(先猜测后验证)。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指名当“小老师”讲解思维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2、拓展延伸:(1)萝卜茄子茄子辣椒白菜萝卜茄子茄子茄子南瓜辣椒萝卜白菜萝卜辣椒茄子南瓜()个茄子()个辣椒()个萝卜()个白菜()个(2)放学后,请小朋友数一数在家里或其它地方看到的一些人或物,并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家里人。3、评价小结这节课第一组听讲最认真,给第一组加5分;第三组王一淋举手最积极,奖她一个奖品,请王一淋同学用右手接过老师的奖品。板书设计:数一数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