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12课《美化生活的装饰布》教学设计济水一中宋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布的纹样特点与色彩美感,学习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的相关知识,了解装饰布是怎样扮靓家居的;尝试对教材中和生活中的连续纹样进行赏析,掌握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规律和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并完成一幅装饰布设计。过程与方法:欣赏、分析、讨论、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素养。【重点】装饰布的设计,包括纹样设计,色彩设计。【难点】对装饰布的纹样的基本骨式及色彩搭配规律的协调掌握。学情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都追求具有个性化的设计,基于此,本课为初中学生量身定做。从学习能力而言,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组合和色彩搭配能力;从心理发展而言,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支配生活的愿望逐步强烈,本身有追求美好生活和完善自我的需要;从课程设置的现状而言,结合了学生实际生活与身心发展的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审美品位。【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材料(水彩、水彩笔);剪纸工具材料(彩纸、画报纸、包装纸、胶水等);盖印(橡皮、土豆、萝卜等;螺母、扣子、藕片、菜花)。【总体设想】根据学生的阅历,举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高雅体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学以致用;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了解装饰布的使用功能,装饰布给人带来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钟)展示图片,装饰布在生活中的应用。请学生讨论装饰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家居环境中能起什么作用?感受如何?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做窗帘、床罩、沙发、、、、、、它可以使家居环境更美观、温馨、舒适,更有格调……教师展示师生共同准备的装饰布样品(小物件)。导语:为营造一个舒适、优美、温馨的家居环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设计装饰布,让高雅的品位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板书课题:12美化生活的装饰布)新课讲授:一、自主探究:(5分钟)1、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探讨装饰布的美感。学生回答:纹样具有节奏性、规律性,有一种秩序的美感。2、学生讨论:装饰布有什么特点,装饰布与服装面料的不同之处有哪些?学生回答:不同:花形大,色彩丰富,组合形式多,幅度宽。相同:都要设计一个单位纹样,然后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3、欣赏不同类别的装饰布,学生探究:装饰布在纹样组合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据纹样的组合特点,可以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向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有规律的重复连续排列而成;四方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重复循环连续排列而成。4、教师出示不同的装饰布,学生辨别属于哪种纹样?教师小结:这两种纹样因一个单位纹样的重复出现而呈现出很强的秩序感、节奏感、韵律感,加上多种排列形式和色彩的变化、搭配,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装饰布。二、合作释疑:(8分钟)1、欣赏、分析装饰布,学生探究:装饰布的构成内容是什么?学生归纳:单位纹样+基本骨式2、学生探究:单位纹样的设计。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将纹样的表现内容进行分类。学生回答:具象和抽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画几何形状、自然物象的形状;也可以拿橡皮、土豆、萝卜等雕刻得出图案作为基本单位纹样,蘸色盖印;还可以直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蘸色盖印,如扣子、藕片、菜花等的剖面。学生看书:重点体验抽象形的美感、体验抽象纹样的美感,并指出抽象图案是体现形式美规律的最简洁的方式。3、引出平面构成知识:与学生一起分析基本形和常用的排列方法―――重复。教师展示同一纹样的不同排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复排列的几种方法:完全重复、正负形转换、不定项旋转排列等。(在一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单位纹样的上、下、左、右分别多次平移,就出现了横排、竖排、甚至间隔、交错排列的效果,)这样的纹样很有规律性,体现有条不紊、严谨细腻的风格。学生继续参与探讨。使多数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4、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其他的排列组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