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二高1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篇新密二高2•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新密二高324/12/2917:573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新密二高4一字不同,境界迥异“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新密二高5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常见考察范围•2、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新密二高6三、高考链接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试题变形:(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2)此诗有点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新密二高7炼字典例高考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新密二高8【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无拘生活的向往。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新密二高920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新密二高10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答题格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新密二高11这样写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新密二高12•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