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陶著,写心得 VIP免费

学陶著,写心得 _第1页
1/3
学陶著,写心得 _第2页
2/3
学陶著,写心得 _第3页
3/3
学陶著,写心得学毛著心得笔记自打开始上学,接触学问始,老师就不断地灌输给我们以整套的被前人肯定了的知识。记得很小的时候课文里有一段关于八股的话。那是毛泽东同志写给党员们看的一篇文字《反党八股》。开篇很简洁的写道: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那是我见到最早的关于“打倒”的话题。看完这些说教,自然对领袖多了一份崇敬。老人家下面例举了党八股的一二三四……进一步阐明: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第七条罪状是。流毒全党,妨害革命。本来该是“八股”,网上找到的原文却都是只有“七股”,于是我便加上了第八条是第七条的延伸:流毒全国,伤害国民。不是吗。现在还有什么不在被八股,不在被“规范”,被“合写”。我从小就喜欢看课外书,所以课内的书自然就不好,大部分读书时间都被课外书占领。那时特别不喜欢上学,觉得学了很多没有用的东西,也就特别提不起精神。这种情绪在小学时好像还不是明显,是到了中学后,开了很多我觉得没意思的课还必须要学。也许是我从小就太实用,也太懒惰了,对于学习掌握知识的兴趣从来就没有过。也是因为我胸无大志,不能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可我那时从来就没觉得自己还能够有未来。第1页共3页自从父亲被右派离开家后,随年龄背上的包袱总是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暗自却有了逆反,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对当年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所以也只能不看。看书不过是为了忘记,使自我陶醉在那些文字中免除了很多烦恼。所以虽然读过很多书,记住内容的却不多。我从来不喜欢做读书笔记,不喜欢记录那些别人的想法。这点来说,可能也是我少了八股风气的开端吧。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影响,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文革开始时那么积极投入。尽管后来想想,也没闹明白那时为什么会斗志昂扬的参加运动。是因为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吗。真是说不清。也许更多的是好玩。因为领袖说了,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也是从那时起,“八股”便满天飞,形成了后来文学风气。这点充分反映在大字报文学上,以至于后来的各大报刊也都如是说: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算是延续,直到现在凡是正统报纸刊物的报道大概从文字上看大都无出其左。每日的新闻联播里面那些播报,只要把主语换换,大概主编真得很省心。大概也是因这篇文章确定了现代八股文字的写作基调,也使现代文学创作进入计算机时代有了可能。如果有专业的程序员,把那些经常出现在文学创作里面最常用的形容词按照语法排列编程,估计数据小说产生的时代便随即开始。其实很简单。细看电视剧的人估计深有体会,很多场景多是同一的,尤其是对话模式。急症病人被一群人推着往急诊室跑,然后是被一扇门关在门外。接着便是众位坐立不安的人在那里焦急,镜头不断切换墙上的挂钟上的时间,然后门开了,大夫摘口罩:我们尽力了。而后的一切尽在不言中。男女(可是夫妻、朋友、同事、上下级……)。不是你想的那样子,请听我解释。我不听。第2页共3页这时要是听了,下面的故事也就没了。所以必须是不听,哪怕没有任何理由,编剧说不听就是不听。而下面的一系列戏剧性情节也就由此展开。为了要说明什么,所以也就可以胡编乱造。一句名言便可点破:一句谎话是要靠一千句谎话来证明的。这点电视剧上尤其凸显。最近上演的一些电视剧,我有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丈母娘是世界上一切罪恶的来源。我真不明白编剧怎么会那么痛恨丈母娘,千方百计,呕心沥血的把世界上最丑陋的丈母娘搬到了本该是宣扬艺术的镜头里面。按说现在的丈母娘岁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陶著,写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